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第七版第2章杂质和缺陷分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 半导体中杂质和缺陷;2.1 硅锗晶体中的杂质能级;一般的硅平面器件,要求位错密度在103cm-2以下,超过该值,将影响半导体的电导率和劣化器件的性能。;杂质原子位置区分:;替位式杂质
杂质原子的大小与晶体原子相似,价电子的壳层结构比较相近。
III、V族元素在硅、锗中均为替位式杂质。
; 根据导电类型区分;2.1.2施主杂质 (浓度:ND)、施主能级;施主电离
V族元素在硅、锗中电离时能产生导电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的杂质称为施主杂质。
施主杂质未电离时是中性的,称为束缚态或中性态,电离后称为离化态。
杂质电离能:多余的价电子挣脱束缚称为导电电子所需要的能量。;Si、Ge而言,施主通常是V族元素。电离能较小,在Si中约0.04~0.05eV,Ge中约0.01eV。;2.1.3受主杂质 (浓度:NA);Si、Ge而言,施主通常是III族元素。电离能较小,在Si中约0.045~0.065eV【In是唯一例外,达0.16eV】,Ge中约0.01eV。;3、杂质的划分类型3;硅、锗中掺入V族的磷原子杂质时,磷原子周围比硅原子周围多一个束缚着的价电子。好像在硅、锗晶体中多加了一个“氢原子”。
杂质原子?氢原子
多余的价电子?氢外层电子;氢原子中的电子能量:;考虑到晶体中正、负电荷处于介电常数ε=ε0εr的介质中,且在周期势场中运动,电子的质量要用有效质量所以有;1、没反映出杂质原子的影响。
2、本身是一个近似模型。;例3 半导体硅单晶的介电常数为11.8,电子和空穴的有效质量备为mn*=0.26m0,mp*=0.30m0,利用类氢模型估计:(1). 施主和受主的电离能;(2). 基态电子轨道半径;(3). 相邻杂质原子的电子轨道将发生明显交迭时(假设基态半径发生交叠),试估算此时施主、受主浓度的数量级(此时可认为将形成杂质能带)?
;当ND(施主杂质浓度)NA (受主杂质浓度)
n(导带中电子浓度)= ND-NA ≈ ND,半导体是n型的
当NDNA时
p (价带中空穴浓度)= NA-ND ≈ NA,半导体是p型的;;2.1.6、深能级杂质;
深能级杂质特点:
1、多为替位式杂质;
2、硅、锗的禁带中产生的施主能级距离导带底和 价带顶较远,形成深能级,称为深能级杂质; ;金是I族元素 (目前无完善的理论能够说明,只能定性)
故可失去一个电子???施主能级略高于价带顶;
也可得到三个电子,形成稳定的共价键结构。
实际中,Au在Si:一受主、一施主能级。
在Ge中:三受主,一施主能级。
;2.2 III-V族化合物 (略)--自习;;2.3.1点缺陷;3. 替位原子(反结构缺陷):
对AB化合物,A取代B写为AB, 反过来,B取代A的位置为BA (小写代表位置,大写代表占据该位置的原子)。;点缺陷引入的能级类型;2.3.2位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