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doc

发布:2017-11-23约6.9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课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解析】SO2 可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性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慢性毒性试验显示,SO2 有全身性毒性作用,故SO2不可用于食品漂白,A错。葡萄糖酸钙常被用做补钙剂,B正确;聚乙烯可做食品的包装,而聚氯乙烯不可,C正确;“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就是NaClO,可用于环境消毒,D正确。 【答案】A 【考点】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 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解析】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氯化铁溶液不属于胶体,是溶液,故B错;四氯化碳属于非电解质;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都属于混合物,D正确。 【答案】D 【考点】物质的成分及分类。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通入水中:Cl2+H2O = 2H++Cl-+ClO- B.双氧水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H++2I-=I2+2H2O C.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u+O2↑+4H+ 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4H+=SO42-+3S↓+2H2O 【解析】HClO是电解质,不能拆,故A错;B选项中的产物正确,元素、电荷和得失电子都守恒,正确;用Cu作电极电解时,作阳极的铜要优先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 D选项中的电荷不守恒。 【答案】B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同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 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解析】“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则其最外层电子数不能为8、6,则W、X应为C和Al元素;“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多4”,故Z为Cl元素,则Y可能为Si、P或S元素。电负性C元素的大于Si,故A错;原子半径C小于Si,故B错;SiCl4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故C正确;CS2的结构式为S=C=S,σ键和π数目之比为1:1,故D错。 【答案】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推断,电负性、原子半径的比较,空间构型、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5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 c(KOH) ① 0.1 0.1 9 ② 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 mol·L—1 C.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mol·L-1 D.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 =c(H+) 【解析】由实验①可知,HA酸为弱酸,故KA盐溶液显碱性,则c(OH-)>c(H+),由电荷 守恒可知c(K+)>c(A-),故A正确;由电荷守恒知c(K+)+c(H+)=c(OH-)+c(A-),故c(OH-)= c(K+) -c(A-)+c(H+),故B错;由实验②知x0.2,故c(HA)+ c(A-)0.1 mol·L-1(因为溶液体积是原溶 液的2倍了),故C正确;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显中性,故c(OH-)=c(H+),由电荷守恒可 得c(K+)=c(A-),故D正确。 【答案】B 【考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 2Z(g) △H 0,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