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电机正反转教学案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
类 别:职教专业 编 号:( )
教材简析: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工作者,职业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训练并重,《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缩细PLC)及其应用》(第二版)(以后简称《PLC》)教材侧重理论,学生单独学习较为吃力。而在《电力拖动》这门课程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学生已非常熟悉,也是电拖这门课程的重点。将这二者联系起来学习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情分析:中专学生比较活跃,但是理论基础较差,已具有PLC的基础知识,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与接线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PLC编程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及基本指令的应用,并利用PLC完成调试。
(3)熟练掌握分配PLC的输入点和输出点,并画出梯形图,转换成语句表,控制电动机工作。
2、能力目标
(1)通过任务驱动和引导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PLC完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实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将逐步养成严谨求实,合作创新的科学态度为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PLC编程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及基本指令的应用。
(3)分配PLC的输入点和输出点,并画出梯形图,转换成语句表,控制电动机工作。
2、难点:(1)PLC具体的编程方法。
(2)分配设计完成任务的控制程序“梯形图—语句表”
教学方法:
在这节课里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行为引导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而展开,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给定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协作进行决策分析,制定出计划,并实施计划,完成任务。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开展一体化教学,形成仿真的工作场所,使教学过程变为生产过程,学习任务变为工作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设计理念:
PLC教材偏重于理论,学生实训完继电器控制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之后,并且已经掌握了基本编程指令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PLC在电动机的正反转电路中的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可以通过继电器控制,也可以通过PLC控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即回顾了继电器控制的方法,又将PLC的基本指令应用于实践当中,还为学生以后的编程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层次差异,根据教材制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保证每个学生课有所得,本节课我设计少讲多练,让学生在操作中懂理论,在练习中长技能。
教学过程:
为了让“课有所得”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学得懂、学有所用、愿意学,让课堂活跃起来,把学生注意力牵制在课堂上,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 6个环节。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辅助教学
新
课
导
入
1.复习,导入新课
①画出电动机正反转继电控制电路的原理并叙述工作原理
②简述PLC的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
设计意图:电动机正反转继电控制电路同学已经非常熟悉,为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热情,请同学回答;PLC的课程是上学期学的,有些知识淡忘,为了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复习PLC基本指令,自然引入新课,让学生跃跃欲试。
教师提问
教师设疑引出
学生回答
学生
听讲思考
课件罗列
创设情境
演
示
教
学
实
操
模
拟
2.展示教师制作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设计意图:利用教师制作的电路板展示动作情况,让学生对电动机正反转的PLC外部接线及操作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展示正转、反转、停止等现象,使学生直观的看到项目完成所应达到的最终结果,从而引出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完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
思考
电路板展示
教
师
引
导
教
学 3.设计一个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来实现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程序,并画出出梯形图。
设计意图:给出任务要求,让学生分组自主思考,设计出梯形图。
教师提出任务
学生
思考
实
践
操
作
验
证
理
论 4. 根据设备情况让全班同学自由分成6组,根据任务要求,
①分配PLC的输入点与输出点(I/O地址表);
②设计用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图;
③设计出梯形图;
④根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