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模型(第2课时)课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玻尔(Bohr)的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理论的三个假设)。 1、原子轨道与四个量子数 (1)主量子数n: 描述电子离核的远近.N越大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n取值为正整数1,2,3,4,5,6… 对应符号为 K,L,M,N,O,P… n 所表示的运动状态称为电子层 练习:下列各层电子能量的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 M层 B . K层 C . N层 D . L层 (2)角量子数l :描述(电子云)原子轨道的形状和和n一起决定电子的能量高低——能级数(电子亚层). l取值为 0,1,2,3… (n-1).共n个数值. 符号为 s, p, d, f 等. 若电子n、 l 的相同,则电子的能量相同. 在一个电子层中,l 的取值有多少个,表示电子 层 有多少个不同的能级. 练习:找出下列条件下能级的数目,并写出其能级的符号 A. n=1 B. n=2 C. n=3 D. n=4 (3)磁量子数m: 每一电子亚层的原子轨道数 描述磁场中原子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与电子的能量无关。 m可以取(2l +1)个数值. 如l =0, m只可以取0,对应的谱线只有一条. 如l =1, m可以取0,±1,对应的谱线有三条. n、 l 、m确定,原子轨道就确定了. l m 轨道 空间运动状态 类型 的数目 0 0 S 1个 1 0, ±1 p 3个 2 0, ±1,±2 d 5个 3 0, ±1,±2,±3 f 7个 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原子轨道的图像描述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将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以图象方式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原子轨道示意图: ψn,l,m 表明了:(1)轨道能量高低(电子层的数目, 电 子距离核的远近); (2)轨道的形状; (3)轨道在空间分布的方向 结论: 利用三个量子数可以描述一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即可将一个原子轨道描述出来. n, l, m 一定,轨道也确定 0 1 2 3 … 轨道 s p d f … 例如: n =2, l =0, m =0, 2s n =3, l =1, m =0, 3pz n =3, l =2, m =0, 3dz2 量子理论对钠原子光谱的解释 由于钠原子的n电子层可以分为L个不同的能级:n = 4, L = 0, 1, 2, 3; n = 3, L = 0, 1, 2;所以,当钠原子受激变成激发态后,处于n=4的电子层的电子跃迁到n=3的电子层的不同能级时形成的光谱含有多条谱线。 (4)自旋量子数ms: 描述在能量完全相同时电子运动的特殊状态(简称为电子自旋状态). 处于同轨道上的电子的自旋状态只有两种. 分别用符号↑、 ↓表示). 注意:自旋并不是”自转”,实际意义更为深远. 练习:实验证明,同一原子中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均不相同.试推断: 每个原子轨道最多有几个电子? 每个电子层最多有多少个电子? 2、量子数和原子轨道的关系 4、电子云模型 (2)原子轨道的图像描述(电子云的形状) S轨道的电子云呈球形 P轨道的电子云呈纺锤形 6.下列电子层中,原子轨道的数目为4的是 A.K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