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章 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2.ppt

发布:2017-06-01约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5.8 导致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原因   1) 漏电保护器自身质量欠佳。   2) 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被保护线路和设备正常泄漏电流值,使漏电保护器误动作。   3) 接线错误,使漏电保护器误动作。   4) 电磁干扰,使漏电保护器误动作。当漏电保护器邻近导线中突然通过大电流时,它产生的磁场干扰漏电保护器,使其误动作。 5.5.9 漏电保护器的检测   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故障,可以通过试验按钮来检测其机械部分;或外接接地电阻模拟漏电进行检测;或使用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仪来判别。   低压配电线路或负载的接地故障可通过逐步接入各分支线路的方法来判别。可先看漏电保护器是否动作,若漏电保护器动作,说明该支路有故障,否则是正常的。其次,可通过测量漏电流来判断各分支线路是否有故障。 图5-19 电流表-电压表测量接地电阻 图5-21 接地摇表测量接地电阻   流散电阻与土壤的电阻有直接关系。土壤电阻率愈低,流散电阻也就愈低,接地电阻就愈小。常用的方法如下:   (1) 对土壤进行混合或浸渍处理   (2) 改换接地体周围部分土壤   (3) 增加接地体埋设深度   (4) 外引式接地 二、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7.7 等电位联接   等电位联接可分为总等电位联接和辅助(或局部)等电位联接。   所谓总等电位联接就是将建筑物内的下列导电部分汇集到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接地母排上而互相联接:进线配电箱的保护线干线;自电气装置接地极引来的接地干线;建筑物内水管、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管道等金属管道;条件许可的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导电体。 一、 等电位联接的作用   辅助等电位联接是将上述导电部分在局部范围内再作一次联接,或将人体可同时触及的有可能出现危险电位差的不同导电部分互相直接联接。   图5-21所示为总等电位联接示意图。   根据有关规范(如《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的规定,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应在建筑物内作总等电位联接。需要联接的部分如前所述,所需联接的各导电体应尽量在进入建筑物处接向总等电位联接端子,如图5-22所示。 图5-21 总等电位联接示意图 图5-22 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接示意图 二、 等电位联接时的注意事项   在施工完毕后应进行测试,对个别导电不良处需做跨接处理。   水管的联接应与其主管部门协调 。   煤气管的联接也应与其主管部门协调。   为了提高电气安全水平,避免或减少人体遭受电击的危险,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各种安全保护措施结合使用。   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TNS制的接地形式,为了提高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接地故障保护的灵敏度,降低PE线上的接触电压,应尽量降低故障回路的阻抗。   为了尽量降低故障回路的阻抗,应尽量将PE(PEN)线与相线靠近并同路敷设。   接地母排或总接地端子作为一建筑物电气装置内的参考电位点,通过它将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接地体相连接,也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的诸总等电位联接线互相连通。   对于地下等电位联接,一般要求地面上任意一点距接地体不超过10m,即要求地面下有20m×20m的金属网格。 5.5 漏电保护器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建设部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做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施工现场在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同时,必须设立两级漏电保护装置。  开关箱内也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剩余电流动作装置的一般要求》(IEC755—1983)中规定:带有插座的家庭应安装动作电流小于30mA的漏电开关。 5.5.1 安装漏电保护器的目的与要求 5.5.2 漏电保护器的功能   如果流过人体的电流瞬间大于50mA,人体就会发生伤亡事故,我们把这个电流叫做致命电流。   漏电保护器的功能有两个:   (1) 当发生人体触电时,十几毫安的触电电流就能使漏电保护器动作,直接或间接地切断电源,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2) 当设备发生漏电,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不能切断电源时,十几毫安的漏电电流也能使漏电保护器切断电源。 5.5.3 漏电保护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1) 漏电保护器的分类   漏电保护器按其动作原理分为电压动作型和电流动作型两大类。电流动作型的漏电保护器又分为电磁式、电子式和中性点接地式三种。   漏电保护器按其工作性质又分为漏电断路器和漏电继电器。漏电保护器按其漏电动作值又分为高灵敏度型、中灵敏度型和低灵敏度型三种。漏电保护器按其动作速度又分为高速型、延时型和反时限型三种。   漏电保护器按其极数和电流回路数分为:单极两线漏电保护器、两极漏电保护器、两极三线漏电、三极漏电保护器、三极四线漏电、四极漏电保护器。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