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三政治复习哲学常识主观题集锦从A中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沐川中学09届文科班哲学常识主观题集锦
1.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2007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
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与创新积累了以下宝贵的经验:第一,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探月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第二,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若干领域深入发展,促进了众多技术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第三,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
首次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刻苦攻关,是工程研制的
中坚力量。他们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12分)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同时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2分)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过程中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为完成中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任务创造必要条件。(1分)
(2)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用创新推动事物的发展。(2分)“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之所以“取得圆满成功”,关键在于科研人员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分)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2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过程中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1分)
(4)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利益。(2分)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并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结果。(1分)
2.来,国内互联网上的淫秽色情活动呈泛滥之势。因青少年沉迷黄色网站而引发的低龄化性犯罪和情节恶劣的“网友”见面案件,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社会环境,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请结合材料 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互联网的作用与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关系。(6分)
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对个人的成长起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会把人引向歧途。(3分)
②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诱惑和罪恶。某些青少年沉迷黄色网站而引发犯罪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错误的价值取向。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要限制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3分)
3.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针对这一现象,某中学部分学生成立探究性学习小组,进行相关调查。
一些同学通过资料查阅,收集到以下资料: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关怀,突出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些同学进行对本地有关企业劳动者的问卷调查,获得以下信息: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交纳有关保险 劳动者不能按时获得劳动报酬 劳动者经常被要求额外加班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随意解雇 60.8℅ 46.5℅ 38.3℅ 80.32℅ 27.25℅ 另一些同学进行实地采访:
《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广大劳动者感到欢欣鼓舞,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担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否会真正切实得到维护;企业都感受到了压力,一是企业以后的用工成本要增加,二是企业的用工自主权受到限制,不像以前那么灵活了。
针对上述理象,请你与同学们一起探讨:
运用哲学说明评析劳动者与企业的观点。(4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存在个体差异。劳动者与企业的观点不一致是由各自立场的差异造成的。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终必将得到切实的维护,劳动者应该看到光明的前途。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要求要全面地看问题。企业不能只看到压力,还有认识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给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带来的契机。(回答出两点得4分)
4.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20多的来,改革开放成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