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高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题五.doc

发布:2016-12-29约4.6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高考化学综合模拟测试题五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说明:本套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H:1 O:16 Al:27 Mg:24 Si:28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调查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中装修材料会缓慢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浓度过高,会危害人的身体.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   A.甲醛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臭氧   2.元素是X的一种同位素,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4周期第VA族   B.第4周期第ⅦA族  C.第3周期第ⅦA族   D.第5周期第ⅠA族   3.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   A.、、;、   B.、、、   C.、、、7   D.、、、   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总数为5的重水()是0.5mol   B.在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   C.2.4g Mg与过量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   D.6g所含的共价键的数目为0.2   5.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离子的颜色而不是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对实验结论没有意义的是( )   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无色   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未见变化,表示锌与无反应   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为紫红色   6.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7.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式为:,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的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B.它的分子式是   C.它是高分子化合物   D.它可使溴水褪色   8.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4+2B(g)2C(g)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物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C的物质的量.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   A.40%       B.50%   C.60%        D.70%   9.有些固体药品长期存放时,若因密封不严,瓶内会逐渐积聚一定量的液体.以下各组中的每种药品都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的是( )   A.硫磺、生石灰、无水硫酸铜   B.红磷、氯化铁晶体、无水硝酸镁   C.白磷、明矾、无水氯化镁   D.碘片、氯化钠、无水氯化钙   10.纳米材料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新型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医学、电子等方面,纳米材料是指( )   A.尺度为米粒大小的颗粒制成的材料   B.尺度为m数量级的小颗粒制成的材料   C.尺度为m数量级的小颗粒制成的材料  D.尺度为m数量级的小颗粒制成的材料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B.50mL 12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能生成氯气0.15mol   C.常温下,浓硫酸不与铜反应,是因为铜被钝化   D.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浓的氯化钙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12.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烧瓶,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②③⑤      B.③⑥⑦   C.①③④      D.③⑤⑦   13.下列叙述肯定正确的是( )   A.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不能还原较活泼的金属阳离子   C.酸和碱之间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D.熔化时无需破坏化学键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14.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的有毒溶剂,应告诫学生尽量不要使用,以减少对身体的毒害及对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是( )   A.乙醇        B.乙酸   C.甘油        D.三氯乙烯   15.邻甲基苯甲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和苯环的异构体有( )   A.6种        B.5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