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学案 1.doc

发布:2018-04-19约1.4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吴起高级中学高二地理学案 2012年 12月 23 日 序号 课题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编写:侯利涛 审核: 班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强度破坏程度的地域差异。 2了解我国六大灾害区的划分依据,以及每个灾害区的范围和主要灾害。 学习重点 1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强度破坏程度的地域差异. 2我国六大灾害区的划分依据,以及每个灾害区的范围和主要灾害。 学习难点 无 教材内容学习范围说明、学法指导、标识说明 1选修五教材P49-P53,★根据星级多少代表难易程度 2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任务: 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1原因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 和 条件差异很大。 2地域差异 地震灾害:主要发生在 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 。 海洋灾害:以 海域最突出,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和岛屿。 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 ,特别是在 和 的过渡地带。 气象灾害:旱灾以西北 、华南、 、和 最为严重。 3危害程度的差异: 原因:除了受自然灾害 影响外,还与 等承灾 体的类型和价值及时空分布等密切相关。 地域特点: 省区损失大,中部是损失居中,西部省区损失较小。 地区自然灾害的直接危害交情,但引发的资源环境破 坏最显著。 二: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海洋灾害区 范围:我国的 。 种类: 、 、风暴潮。 危害:海洋渔业,海洋运输, 及钻井平台。 2东南沿海灾害区: 范围:我国的 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种类: 、 、洪涝、海水入侵。 危害:城市、港口、海水养殖和种植业。 3东部灾害区: 范围:我国 以东地区。 种类: 、干旱、 、东北的 。 危害:城市和农业生产。 4中部灾害带: 范围:我国 以东地势第二阶梯的部分。 种类:暴雨、洪涝、 、 、滑坡。 危害:农业,工业及交通设施、建筑物。 5西北灾害带 范围:西北的 、甘肃和宁夏及 西部地区。 种类:地震、 、干旱、沙尘暴、病虫害等。 危害:城市建筑、畜牧业、农业生产。 6青藏高原灾害区: 范围:我国 、青海、和四川西北部。 种类: 、地震、冻害。 危害:畜牧业 二:合作探究 1我国西南地区形成了以什么灾害为主的灾害系统? 2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检测 三维设计P37基础随堂巩固1-6题。 课前诵读 教材P49第1-2段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