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严复和王佐良.ppt

发布:2015-09-13约2.3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Yan stated in the preface to his translation of Evolution and Ethics (天演论) that “there are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译事三难:信达雅). He did not set them as general standards for translation and did not say that they we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However,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at work, the phras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has been attributed to Yan Fu as a standard for any good translation and has become a cliché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giving rise to numerous debates and theses. 《天演论》,赫胥黎,1896年~1898年 《原富》,亚当?斯密,1901年 《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 《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1903年 《穆勒名学》,约翰?穆勒,1903年 《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 《法意》,孟德斯鸠,1904年~1909年 《名学浅说》,耶方斯,1909年 《天演论》(1898,Henry Huxley,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原富》(1901,A. Smith,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群学肄言》(1903,H. Spencer, Study of Sociology) 《群己权界说》 (1903,John Stuart Mil1, On Liberty) 《穆勒名学》(1905,John Stuart Mil1, System of Logic) 《社会通诠》(1904,E. Jenks, History of Politics) 《法意》(1904,C.D.S Montesquieu,Spirit of Law) 《名学浅说》 (1909,W.S. Jevons,Logic) 《严几道诗文钞》 《愈壄堂诗集》 《严几道文集》 《严译名著丛刊》 《侯官严氏丛刊》 《侯官严氏丛刻》 《严侯官先生全集》 《严复集》,中华书局,王栻主编,北京,1986年。 王佐良 1916年2月12日生, 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 浙江上虞人 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 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 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 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为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 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 他认为,翻译的理论不能永远停留在只是津津乐道于前人总结的信、达、雅三个字上,而应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在诗歌翻译方面,他更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不论是翻译外国诗歌或中国诗歌,不仅要在音韵和节奏等形式因素上接近原作,而且应忠实原作的风格和“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 ?? 《雷雨》(曹禺著)(英译版)译者王佐良,巴恩斯(A.C.Barnes)外文出版社,1958 《约翰韦伯斯特的文学声誉》(学位论文)王佐良,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出版社,1975 《美国短篇小说选》主编 王佐良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英国文学论文集》 王佐良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 《英国诗文选译集》 译者王佐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英国文体学论文集》王佐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英国文学名著选注》 主编王佐良 商务印书馆,1983 《中外文学之间》王佐良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接受了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回国后,严复致力于海军教育事业,但一直得不到当时掌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