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显微镜实验..docx

发布:2017-01-01约1.6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显微镜观察实验二实验人:金沐珊 学号、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普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 初步认识部分生物切片的显微镜结构并将其简要画出;3. 了解植物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切片基本特征。二、实验原理光学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遮光器和光源等。由目镜和物镜组成成像系统,由反光镜和旋转光样构成照明系统。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需从低倍镜调至高倍镜。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中柱。表皮由单层细胞组成,皮层由多层大型薄璧细胞组成,皮层最内一层(内皮层)的细胞壁通常以特殊方式加厚而形成一环木栓化的带状增厚凯氏带。中柱为内皮层以内所有的组织,由中柱鞘(通常一层薄璧细胞)、初生木质部(辐射状带放射角)、初生韧皮部(放射角间为薄璧组织隔开)和薄壁细胞组成。双子叶植物的次生结构产生了维管形成圆环、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单子叶植物的根不进行次生生长,其初生木质部一般为多元型。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也由表皮、皮层、中柱组成。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大多数外壁角质化,有气孔器分布。皮层绝大部分是薄璧细胞,紧靠表皮常有厚角组织分布。中柱包括维管束(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初生木质部)、髓(薄璧组织,有的毁坏成髓腔)及髓射线(薄璧细胞放射状排列)。次生生长中产生周皮,周皮形成中枝条外表会产生皮孔。单子叶植物茎只有初生结构,维管束散生,表皮以内没有皮层、髓和髓射线的界限。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 实验仪器配有指针的显微镜;擦镜纸2. 实验装片洋葱根尖纵切(示有丝分裂)果蝇唾腺染色体装片雌、雄果蝇装片大丽花叶柄横切(示厚角组织)葡萄茎离析装片(示厚壁组织)辣椒果实表皮细胞装片(示单纹孔对)黑藻茎尖纵切(示顶端分生组织)、鸢尾根横切(示加厚内皮层)蚕豆根纵切(示侧根形成)棉花幼茎横切(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茎横切(示闭合维管束)(玉米)双子叶植物茎横切(示开放维管束)(向日葵)菊叶表皮装片(示气孔)南瓜茎横切(示导管管胞)四、实验观察记录装片显微镜图手绘图切片特征洋葱根尖纵切示有丝分裂共八对染色体,该切片有处于各个时期的细胞,大多处于分裂间期。果蝇唾腺染色体装片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永久间期,核物质螺旋化程度低而充分伸展,排列形成多线染色体。雄果蝇装片体型较小,腹部末端呈钝圆形;腹部末端黑色,腹背3条条纹;第一对足跗节基部有性梳。雌果蝇装片体型较大,腹部末端稍尖;腹部末端色浅,腹部背面呈5条黑纹,无性梳。大丽花叶柄横切示厚角组织增厚通常在几个细胞邻接触的角隔上特别明显,与薄璧组织细胞相似,细长型,细胞壁不均匀加厚。葡萄茎离析装片示厚壁组织长梭形木纤维细胞,其细胞壁为全部加厚的次生壁,且大多木质化。辣椒果实表皮细胞装片示单纹孔对画的偏胞间连丝。纹孔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相邻细胞间物质和养分的通道。单纹孔的纹孔膜一般无加厚。黑藻茎尖纵切示顶端分生组织被子植物具明显的原套-原体结构。原套在茎端表面,以垂周分裂为特征;原体细胞作多向分裂。鸢尾根横切示加厚内皮层凯氏带,五面增厚仅外切向壁仍保持薄璧状态。内皮层的加厚加强对维管束的保护作用。蚕豆根纵切示侧根形成侧根起源于中柱鞘的,形成侧根的根原基随后分裂生长分化,最终根尖细胞能穿破表皮成为侧根。蓖麻老茎横切示形成层环初生韧皮部以及次生韧皮部被推向外围,波浪状的维管形成层变成圆环并仍然不断地向内外分裂形成次生结构。单子叶植物茎横切示闭合维管束原形成层完全分化为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留存能继续分裂出新细胞的形成层,维管束不能再发展扩大。双子叶植物茎横切示开放维管束原形成层在木质部和韧皮部间保留的可分生的形成层能产生次生结构。菊叶表皮装片示气孔保卫细胞间产生的小孔,从原表皮细胞中产生。南瓜茎横切示导管管胞筛管分子多角形,大孔为导管,周围有木质化的薄璧细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