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毛概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ppt

发布:2017-04-20约3.26千字共7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本章共有两节,其内容是: 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 ;◆ 两个“中间地带”;  1974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 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推动同美、日建立正常关系的决策。 ; 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   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周边环境和不断加剧的国际紧张局势,我国政府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另一方面也在做应对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提出备战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时代主题的判断包含四个方面:;(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三个总体;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第一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末)。;;实力超强的美国;复兴中的俄罗斯;俄罗斯 人口数量:1.41亿 国土面积:1707.55万平方公里 GDP总计:2.076万亿美元 人均GDP:14,600美元 资源丰富,军力发达. ;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着经济政治实体的过渡?? 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5亿,GDP14.5万亿美元。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人均GDP约28000美元 ;日本总体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科技实力也相当雄厚。日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日本正试图从经济大国转向政治大国,甚至军事大国。日本的实力地位和发展趋势也将使其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日本 人口数量:127,767,944人(2009年) 国土面积:377,835平方公里 GDP总计:5.07万亿美元(2009年) 人均GDP:42480美元(2008年);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也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威望稳步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世界多极格局的重要一极。;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四个有希望在几十年内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 ;;当前表现: “一二三五体制” “一”:综合国力看,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二”:军事力量看,美俄是军事上的两极 “三”:经济实力看,美日欧是经济上的三极 “五”:政治实力看,美中欧日俄是政治上五极;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整体设计——美国;积极方面;不利方面;3、 新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生存、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有利时期。 特征:客观存在;抓住机遇;随形势发展变化;延续拓展。;《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节选);;《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节选);2005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国家主席记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演讲;第二节 ;;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 西方严肃的学者研究了中国历史后,结论是:中国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