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讲述.ppt

发布:2017-03-24约4.52千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气逆辐射 (2) 影响因素: (1)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保温作用 云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保温作用越好。 三、大气辐射 射向地面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太阳辐射 地 面 地面增温 地面吸收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34% 19% 47% 100% 地面反射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地 面 辐 射 大气辐射 75~95% 射向地面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太阳辐射 地 面 地面增温 地面吸收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34% 19% 47% 100% 地面反射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地 面 辐 射 大气辐射 “太阳暖大地” 75~95% 射向地面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太阳辐射 地 面 地面增温 地面吸收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34% 19% 47% 100% 地面反射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地 面 辐 射 大气辐射 “大地暖大气” 75~95% “太阳暖大地” 射向地面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太阳辐射 地 面 地面增温 地面吸收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34% 19% 47% 100% 地面反射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地 面 辐 射 大气辐射 “大气还大地” 75~95%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1.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____ 2.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____ 解释常见的大气现象 1.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____ 低 2.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____ 高 解释常见的大气现象 解释常见的大气现象 3.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 及阴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 3.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 及阴天,天空仍是明亮的 。 大气的散射作用 解释常见的大气现象 4. 旭日和夕阳呈红色,朝霞和晚霞也是 红色的,而正午的太阳却是白色的。 4. 旭日和夕阳呈红色,朝霞和晚霞也是 红色的,而正午的太阳却是白色的。 大气的散射作用 5. 交通信号灯为什么用红灯表示 禁止通行? 由于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其他颜色的光很容易被散射,在雾天里就不容易看见,而红光最不容易被散射,即使空气能见度比较低,也容易被看见,不会发生事故。所以我们用红色表示禁止。 6. 雾、霜冻多出现晴朗的夜晚 6. 雾、霜冻多出现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无云或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差 秋冬季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农作物冻害? 秋冬季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农作物冻害? 建玻璃温室; 秋冬季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农作物冻害? 建玻璃温室;塑料大棚 地面辐射 太 阳 辐 射 秋冬季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农作物冻害? 建玻璃温室;塑料大棚 秋冬季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农作物冻害? 建玻璃温室;塑料大棚 用塑料薄膜覆盖农田; 秋冬季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农作物冻害? 建玻璃温室;塑料大棚 用塑料薄膜覆盖农田; 用潮湿的秸杆、柴草等燃烧,冒出浓烟笼罩农田、果园。 秋冬季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农作物冻害? 建玻璃温室;塑料大棚 用塑料薄膜覆盖农田; 用潮湿的秸杆、柴草等燃烧,冒出浓烟笼罩农田、果园。 人造烟幕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并使大气逆辐射增强,起到保温作用。 3. 散射作用 3. 散射作用 3. 散射作用 (1) 参与的大气成分: 3. 散射作用 (1)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3. 散射作用 (1)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2) 特点: 3. 散射作用 一般具有选择性: (1)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2) 特点: 3. 散射作用 一般具有选择性: (1)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2) 特点: 波长越短,越易被散射 3. 散射作用 一般具有选择性: 质点大时无选择性: (1)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2) 特点: ——蓝光、紫光最容易被散射 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3. 散射作用 一般具有选择性: 质点大时无选择性: (1)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2) 特点: ——蓝光、紫光最容易被散射 漫散射 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1. 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1. 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 为什么阴天的天空呈现灰白色? 太阳辐射 地 面 大气上界 太阳辐射 地 面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太阳辐射 地 面 地面吸收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太阳辐射 地 面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地面反射 大气吸收 大气上界 地面吸收 太阳辐射 地 面 地面吸收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