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课程设计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射线检测课设计
?
?
?
?
课题:射线检测
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班级:382012
学号:138201208
姓名:董王强
指导老师:
一、检测工艺卡 2
1.1、单壁单影 2
1.2、双壁单影 3
1.3、双壁双影 4
二、编制说明 5
三、焦距改变 7
四、材质改变 8
五、F=1500mm时,多工件透照 9
四、课程设计总结 12
参 考 文 献 13
致 谢 13
工件类型 -10 透照方式 焦距 1000mm 定影时间 15min 管电压 1kv 胶片类型 柯达AA400 管电流 10mA 烘干方式 自然干燥 曝光时间 3min 增感方法 铅箔增感屏 显影时间 5min 灵敏度数值 AB级
工件类型 -10 透照方式 焦距 1000mm 定影时间 15min 管电压 kv 胶片类型 柯达AA400 管电流 10mA 烘干方式 自然干燥 曝光时间 3min 增感方法 铅箔增感屏 显影时间 5min 灵敏度数值 AB级
工件类型 Φ60*7-90(b=10) 透照方式 双壁双影
焦距 1000mm 定影时间 15min 管电压 170kv 胶片类型 柯达AA400 管电流 10mA 烘干方式 自然干燥 曝光时间 3min 增感方法 铅箔增感屏 显影时间 5min 灵敏度数值 AB级
参数项目 数 据 说 明 设备名称 X2515 由实验室现有设备和材料所决的。 设备型号 X2515 由实验室现有设备和材料所决的。 焦距 F=1000mm 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所选用曝光曲线是F=1000mm条件下绘制的厚度-电压型曝光曲线。故选择焦距F=1000mm。 管电压 U=191KV 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工件透照厚度为mm则对应的曝光曲线管电压为KV。故选择管电压U=KV。 U=191KV 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工件透照厚度为1mm则对应的曝光曲线管电压为KV。故选择管电压U=1KV。 U=170KV 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工件透照厚度为11mm则对应的曝光曲线管电压为170KV。故选择管电压U=170KV。 管电流 Ⅰ=10mA 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所选用曝光曲线是曝光量为10mA X 3min条件下绘制的厚度-电压型曝光曲线。故选择管电流Ⅰ=10mA。 曝光时间 T=3min 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所选用曝光曲线是曝光量为10mA X 3min条件下绘制的厚度-电压型曝光曲线。故选择曝光时间T=3min。 显影时间 T显=5min 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胶片的制作是在显影时间为5min的情况下制作的。故选择显影时间T显=5min。 定影时间 T定=15min 根据射线机对应的曝光曲线确定参数。胶片的制作是在定影时间为5min的情况下制作的。故选择定影时间T定=5min。 烘干方式 自然干燥 根据手工暗室处理过程要求。胶片的干燥应在空气中无尘,无杂物的环境。故选择自然干燥。 胶片类型 柯达AA400 由实验室现有设备和材料所决的。 增感方法 铅箔增感屏;
前屏厚度≤0.10
后屏厚度≤0.15 根据JB/T4730.2-2005 3.5增感屏的选用 灵敏度数值 AB级 根据JB/T4730.2-2005 规定射线检测技术分为3个级别:A级—低灵敏度技术;AB级—中灵敏度技术;B级—高灵敏度技术。技术级别的选择会影响会影响透照距离F,胶片类型,曝光量和K值等参数的选择;
射线检测技术等级选择应符合制造、安装等相关标准及设计原则规定。承压设备、对接焊头的制造、安装时的射线检测。
曝光曲线是在一定焦距下得到的。如果实际检测中调整焦距,曝光量也必须相应改变才能确保底片的黑度与曝光曲线的黑度一致。当只改变焦距时可以利用底片黑度等条件相同时曝光因子为常量来求新的曝光量。由E1/F12= E2/F22,即E2=F22/F12*E1。由此可以求得,当焦距从F1=1000mm变为F2分别为800mm,1200mm时,相应的曝光量也应该调整为19.2 mA·min,43.2 mA·min
参
数
变 量 F1 F(mm) 1000 800 1200 E(mA·min) 30 19.2 43.2
由以上分析可得,焦距的改变定会影响曝光量。当焦距改变时,也应当相应的改变曝光量才可以确保得到底片的黑度与曝光曲线的黑度一致。
四、材质改变
通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