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自由的灵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由的灵魂
摘 要:大师之所以成就大师,是因他们追求的并不是显得伟大,而是于细微中成就伟大。他们各自对艺术的热爱,对与自由精神的坚持,对未知、对挫折的勇敢,对流言、对非议的轻蔑都体现在他们或顺遂或坎坷的但始终贯彻自我的一生中。这才是自由的灵魂。本章就伦勃朗和索霍尼斯巴两位大师的生平对其艺术创作进行简要解析。
关键词:绘画鉴赏,伦勃朗,索获尼斯巴·安古索拉,
.
伦勃朗的光与影
“你被一束光照亮,黑暗被你抛在了身后。”
——伦勃朗400周年纪念(2006)
1.1生平简介: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 - 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台湾简称为林布兰特。伦勃朗早年从师 P.拉斯特曼 ,1625 年在家乡开设画室。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
1.2艺术创作: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伦勃朗曾言道:“我是磨坊主的儿子,哥哥是皮鞋匠。即使用世界上所有的丝绸锦缎、所有的雀毛花边在我身上,都一点不能改变我。”
在他晚年时生活困难,家产被拍卖。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方法,逝世前还画出了《浪子回头》、《扫罗与大卫》等名画。
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评到他:“平民画家伦勃朗对待现实生活投之以冷峻的目光。他用更广大的同情心把现实把握的更彻底。他不回避丑恶,也不因追求快乐高雅而掩饰可怕的真相——因此他不受任何限制,只听从极度灵敏的感官指导。”
1.3伦勃朗光线
提到伦勃朗光线就不得不提到《夜巡》这幅伟大的作品。这是一幅无价的珍品,但却也因为这副画,使得伦勃朗陷入了一个窘迫的境地。伦勃朗接受为当地民兵合资画肖像的邀请,创新的以当地民兵白天巡逻时的场景创作了他们的肖像画。当地民兵却因各自在画中所占位置与大小不同而起了争执,伦勃朗却拒绝修改作品。这对当时正处于上升时期的伦勃朗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他的生活也因此下滑。而《夜巡》被民兵们带回去之后,因为太大无法挂在门厅里面就自行把周遍裁掉,使得整幅画丧失了原有的平衡。而挂这幅画的大厅是烧泥炭明火取暖的,泥炭的灰在画上落了厚厚一层煤灰,使得整幅画色彩变得黯淡,以至于18世纪的时候人们认为这个原本是白天的场景是在夜晚进行的,从而给他取名《夜巡》。现在这幅画在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有着自己独立的房间,接受世人的眼光。
伦勃朗光线是一种普遍而善用的光线,用精确的三角立体光,勾勒出人
物的轮廓线,让其余部分隐藏于光暗之中。这种视觉效果,就好像画中人
物是站在黑色舞台上,一束强光打在他的脸上。法国19世纪画家兼批评家
罗芒坦称伦勃朗为‘夜光虫’,还有人说他用黑暗绘就光明。
伦勃朗对光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他独到地运用明暗,他灵活地处理复杂画面中的明暗光线,用光线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他这种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构成了他的画风中强烈的戏剧性色彩,也形成了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如今他是世人公认的“光影大师 ”,可在四百多年前他却因坚持自己的光影而步入了人生的暗巷。可他却说过“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名誉,比名誉更重要的是自由。 ”也因此他成为16世纪欧洲最重要的画家,载入史册同大师们站在一起。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庞龙先生曾在《伦勃朗传》中这样说过,也足概括他一生的坚持:
“一个人在哪里画画并不重要,一切取决于他如何去画,如果他们真的有才华,即使从不离开自己居住的小巷,从不走出自己的陋室,也能把才华显露出来;如果他们没有才华,那不管是意大利的日落,法兰西的日出,还是西班牙的圣诗,德国的魔鬼,都无法把他们变成真正的艺术家。 ”
2.索霍尼斯巴的刚与柔
“时光带走你的青春与精力,但你的眼神却穿越了五百多年的岁月,在此刻依然熠熠生辉。 ”
2.1生平简介:索霍尼斯巴·安古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1532-1625),意大利著名画家。曾受邀为当时最富有的西班牙皇室工作,是具有国际声誉的女性画家的先驱之一。她从师于坎皮,直至他移居异地,他们的师承关系的成功几乎可以算开了男老师带女学生之先例。索霍尼斯巴尤善画肖像画,并是一名颇具创新精神的肖像画家,她在国际画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也激励了很多女艺术家。
2.2艺术创作:索霍尼斯巴·安古索拉14岁拜入贝纳迪诺·坎皮门下,米开朗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