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衡重式挡墙专项施工方案汇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工程概况, 边坡 类型 设置 概况 规模 (m) 边坡 高度(m) 安全等级 K0+060~K0+120段右侧 高填方 永久 60 8~16 一级 K0+200~K0+320段右侧 高填方 永久 120 8~20 一级 K0+640~K0+680段右侧 高填方 永久 40 8~25 一级 K0+760~K0+780段右侧 填方 永久 20 2~3 二级 2、工程内容:挡土墙基槽的开挖、基础、墙身筑 工程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量 1 重力式、衡重式挡墙 1.1 C20片石砼 m3 11220 1.2 碎石反滤层 m3 4950 1.3 粘土隔水层 m3 193 1.4 Φ10cm PVC管 m 1040 1.5 挖基 m3 4450
二、编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6、《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T06-1998)
9、《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DB50/T232-2006)
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12、《城市道路道路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
三、材料要求:1.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石料强度、试件规格及换算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料强度的测定应按现行规程执行。片石一般是用爆破或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2.水泥3.特细砂
(1)、采用特砂。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工程相应的质量标(2)、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mm含泥量应不大于3%。4. 水 用的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按有关标准确认合格后使用。四、施工工艺及流程1、基础测量放线据设计图纸,按点。精确测定出挡土墙起讫点,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挡土墙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2、基槽开挖(1)挡土墙基槽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刷底。基础的部位尺寸、形状埋置深度均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与设计情况有出入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设计。并向有关部门汇报。(2)基础开挖为明挖基槽,在松软地层或陡坡基层地段开挖时,基槽不宜全段贯通,而应采用跳槽办法开挖(3)基槽用挖掘机开挖时,应有专人指挥,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4)基槽刷底时要预留10%的反坡(即内低外高)预留坡底的作用是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挡土墙向外滑动。(5)开挖基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要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倒运。(6)在基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稳定。当土质好时,槽边的堆土应距基槽上口边缘1.2米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5m。(7)基挖至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载能力。基底尽量避免超挖,完成后,应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础浇筑(1)、开挖基槽及处理后,检查基底尺寸及标高,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浇注前要检查基槽底预留坡度是否为10%(即内低外高),预留坡度的作用是防止墙内土的挤压力引起墙体向外滑动。验收合格后浇注垫层控制挡土墙的坡度。5.砌筑(1)放线:施工完进行墙身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找出挡土墙的控制线,并根据基础测量放样控制点测定出墙身内外边线,以及各伸缩沉降缝的位置,检查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2)()基础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筑,对不能同时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留成斜槎。
b、砼浇灌过程中应派出木工、电工及试验工在现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砼强度件制作应在现场拌和地点或浇灌地点随机制取,每工作班应制作不少于2组试件(每组3块)。
d、砼浇灌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
e、伸缝缩、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
f、现浇砼挡土墙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宽3cm(施工时垂直缝内夹3公分厚的泡沫板或木板,施工完后抽出木板或泡沫板)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深15cm。
g、挡土墙泄水孔为ф10cm的硬质空心管,泄水孔进口周围铺设50×50×50cm碎古,碎古外包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