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复旦大学】医用高分子材料.7.pdf

发布:2017-10-03约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 •1. 表面形貌与生物相容性 •2. 生物医用材料的表面修饰 •3.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4.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5. 表面涂层与薄膜合成 •6. 自组装单分子层 1. 表面形貌与生物相容性 •表面平整光洁的材料与组织接触 后,周围形成的是一层较厚的与 材料无结合的包囊组织。这种组 织是由成纤维细胞平行排列而成, 容易形成炎症和成瘤。粗糙的材 料表面则促使细胞和组织与材料 表面附着和紧密结合。 表面改性方法 1. 表面粗糙化 控制材料表面的粗糙化主要有以下方法: •1) 用精密的机械加工方法在材料表面加 工出约500μm尺寸的螺线、台阶和孔等; •2) 用微机械和微刻蚀技术获得3-10μm深 度且距离和形状均可精确控制的粗糙表 面; •3) 用等离子体喷涂复型方法及离子束轰 击方法,能获得精确的表面显微形貌。 表面改性方法 2. 生物医用材料的表面修饰 1) 种植内皮细胞 • 将从自体获得的内皮细胞培养、繁殖2~3代, 然后与血液混合,注入人工血管腔内,在37℃、 50% CO 及旋转条件下培养3h,再用细胞培养 2 液融合培养7~10天。待内皮细胞在材料表面融 合成单层后再进行外科植入手术。 •2) 涂布白蛋白涂层 •3) 聚氧化乙烯表面接枝 •4) 磷脂基团表面 表面改性方法 3.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等离子体是一种全部或部分电离的气态物质,含 有亚稳态和激发态的原子、分子、离子,并且电 子、正离子、负离子的含量大致相等。等离子体 中的电子、离子、原子、分子等都具有一定能量, 可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产生表面反应,使表面 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实现表面改性。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类型: •1) 等离子体表面聚合 等离子体聚合物 •2 )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的最大特点是具 •3 ) 等离子体表面接枝 有高度交联的网 络结构。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包含下列物质: (1)电子,包括高速电子和低速电子; (2 )激发的中性原子和分子; (3 )分子自由基; (4 )正负离子; 等离子体的反应 •Klausner等将气相等离子体的反应归为三类: • (1)表面反应——表面的取代和加成反应均在此 类,此类反应中聚合物基质的碳原子数无显著变 化。 • (2 )沉积/ 聚合——取代的碳原子加至聚合物表 面。等离子体生成的聚合物可以先生成与气相, 然后沉积于聚合物基质;或者聚合物表面先生成 自由基,然后与气体自由基相互反应。 • (3 )蚀刻/消除——这个过程发生于所有等离子 体,原子受物理蚀刻而从聚合物表面移去,或者 通过表面的化学反应生成挥发性产物。 最大水接触角 图(a)为未处理的NiTi合 金,SEM结果显示表面腐蚀 严重,有许多较大的腐蚀斑 点出现,表面较粗糙.图(b) 是经等离子体改性后的 NiTi合金SEM 照片,结果显 示表面的类PEG层具有明显 的抗腐蚀作用,其表面粗糙 度比改性前大大降低,由于 在NiTi合金表面沉积了PEG 大分子层,因此未见腐蚀斑 点出现. 表面改性方法 4.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由离子源产生离子,通过质量分析器的磁 偏转作用对离子进行选择,只使一种质量 的离子通过,离子经强电场或多级电场加 速后由静电透镜聚焦,利用静电扫描器扫 描,轰击样品的表面,实现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的特点是:准确的在材料表面预 定深度注入预定剂量的高能量离子,使材 料表层的化学成分、相结构和组织发生显 著变化,以改变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行 为。 表面改性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