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之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评价研讨会地理学科材料之一
在2007年耒阳市中考评价研讨会上的发言
地 理
一.2006年耒阳市初中地理毕业会考试卷分析
1.题型结构和题量趋于稳定:
下表为实施新课程以来耒阳市初中地理会考试卷的题型结构分析。
2004 2005 2006
选择题 题量(小题) 40 30 30 赋分(分/小题) 1 1.5 1.5 总分(分) 40 45 45 综合题 题量(小题) 10 11 8 赋分(分/考点) 1 1 1 分值(分) 60 55 55 选择题设计30小题,每题1.5分,理由:综合考虑考试时间和选择题的特点。
2.考点内容分布基本符合考标规定,覆盖面较广,且力求均衡。
2006年会考试卷四大部分考分分布如下:(表中括号内的数值为题序)
内容 选择题 综合题 分值合计
(分) 题量(个) 分值(分) 题量(个) 分值(分) 地球地图 2 3 1(31) 5 8 世界地理 11 16.5 4(32;33;34;35) 25 41.5 中国地理 14 21 2(37;38) 19 40 湖南地理 3 4.5 1(36) 6 10.5 合计 30 45 8 55 100
由上表可见,按四大内容划分,2006年会考试卷的分数分布基本符合考标的规定。如果更进一步的分析,各章节的考点分数分布也是基本均衡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均衡并非是说各章节的分数一样,而是按课程内容的份量设置分数分布。制卷力求高覆盖面和内容均衡基于二个目的:有利于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全面落实地理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考试的效度;避免师生考前猜题、押题,杜绝侥幸心理。
3.图型丰富多样(且图形规范美观),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全卷含五幅地图(31、33、34、35、38题),六幅景观图(第3题四幅,第38题2幅),二幅示意图(32题),一幅比例图(36题,饼状图),一幅坐标图(37题)。另有一张表格(38题2小问)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除地图外,景观图、示意图、坐标图、比例图等地理图像同样可以承载大量的地理信息,也是地理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
4.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试题情境的创设力求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
(1)选择题13题:
小明在武汉街上看见一辆来自于自己家乡的汽车,车牌号码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小明的家乡在
A湖北 B湖南 C四川 D贵州
(2)选择题6题:
20岁的莉莎在她的国家从没见过下雪,她最有可能来自:
A 冰岛 B加拿大 C朝鲜 D新加坡
结合课标、考标要求,从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中选取题材。如35题(主要是2小问)(请将你所想到的其它有关中东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中),38题3、4两问(青藏铁路,台湾省)。
5.部分试题的叙述语言更接近少年儿童的语言习惯,显得比较亲切。如选择题第10题(及选择题第2、8、26题,32题3小问):
小刚的爸爸去俄罗斯,对该国的工业进行考察访问,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他最有可能考察的行业是 (也是试题情境的生活化)
A 服装生产线 B食品加工厂 C航空、航天技术 D葡萄酒酿造技术
(以往的叙述一般是:俄罗斯工业中最著名的是——————)
也有一些地方的会考试卷在大题的题首加上一段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话,一者意图改善试卷的呆板气息,营造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考试环境,二者通过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考试信心。但地理试卷是否设计类似的题首语或卷首语尚在考虑之中(确有实效亦或画蛇添足?)。
6.稳中有变
●开放性试题比重进一步增大。2004年3分,2005年6分,2006年11分(32小题4小问2分,35小题2小问3分,37小题3小问3分,38题5小问题3分。
●首次出现组合式(拖拉式)题型:
“我是南极的主人,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人家说我是身穿黑燕尾服的绅士。我经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据此材料回答11~12题
11.————————
12.————————
7.不足之处:
●个别试题地理专业性不强,如:35题2小问:————请将你所想到的其他有关中东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中。(只答3个即可)
此题答案过于宽泛。
●未完全杜绝错别字:35题2小问“其它”应为“其他”。
二.考标解读: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规定,2007年我市考试标准原文刊发《2007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以下称《考标》),会考指导丛书*地理的篇幅限定为2印张。
由于考标需要兼顾全省各市州,而各市州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考标在有些问题上的表述就难免笼统了些,而且不同的人对考标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考标做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