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怎样进行合作学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合作学习
社旗县饶良中学 王晓峰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目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普遍。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更谈不上创造性。为追求步调一致,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新课程施行以来,我就如何切实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合理分组,让小组成员学有所获
按座位组成的学习小组,是较为常见的组织形式,但这样的合作小组,座位与成员相对固定,容易形成优秀生主宰,学困生长期扮演接受者的角色,养成依赖的思维定势的情况,难以保证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我是这样变通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的组合4——6人,并采用异质分组,小组成员并不固定,因为学生间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特长也各不相同,实行异质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有助于倾听不同的意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这样的合作小组,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应运而生,没有固定的位置,也没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按需组建,比较灵活。这样的合作小组,由于水平相近,活动时彼此之间能相互尊重和信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二、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采取这种合作小组学习,首先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定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各层次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不同,进行同等程度合作分组,开展学习活动。比如《三峡》第二自然段,我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仔细品味,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种景致。此时,我采用同等生合作的方法组织小组学习。对于“差差合作”小组是要求根据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有条理的回答即可。对于“优优合作”小组,则要求以课文内容为基础,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感受。这样不同层次的要求,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组内、组间的交流进行优势互补。
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一些准备时间相对较为充裕的任务规定为中下等生优先。例如学习《爱莲说》这篇古文的前一周,我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显神通,利用多种途径走近它,了解它,如: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文章的吗?你能搜集到有关莲的资料吗?你能找一句写莲古诗句吗?并要求课内交流时要以中下生优先。这些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支持,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他们通过找读物图片,上网,逛书城等多角度搜集了许多有关莲的资料,作者的生平简介,古文的创作背景等,在之后的课内交流中,这部分学生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对内容有了较大的把握,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加上有优先的机会,交流时,他们率先兴致勃勃地向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
三、深入学习小组,指导学生讨论
由于初中生自主能力较差,我就深入小组精心组织和监控,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状况,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深入小组在关键处给予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讨论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应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点拨。另外,要关注个别胆小或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用微笑的神情、关爱的目光、真诚的鼓励、适度的表扬,让其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的做法。让学生知道,小组讨论也是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要有主人翁的意识,切不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能无所事事,自己把自己关在合作学习的大门之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该讲时就得讲,做到七嘴八舌、畅所欲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做“小嗽叭”、不做“小哑巴”,你发言他补充,把小组合作学习搞得“热轰轰”。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职责,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合作氛围。
五、要充分发挥小组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由于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