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刷(喷)浆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GBZ-0354一般刷(喷)浆工程
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一般石灰浆、大白浆、可赛银浆、聚合物水泥浆等刷(喷)浆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生石灰块或生石灰粉:用于普通刷(喷)浆工程。
2.1.2大白粉:建材商店有成品供应,有方块和圆块之分,可根据需要购买。
2.1.3可赛银:建材商店有成品供应。
2.1.4建筑石膏粉:建材商店有供应,是一种气硬性的胶结材料。
2.1.5滑石粉:要求细度,过140~325目,白度为90%。
2.1.6
2.1.7颜料:氧化铁黄、氧化铁红、群青、锌白、铬黄、络绿等,用遮盖力强,耐光、耐碱、耐气候影响的各种矿物颜料。
2.1.8其它:用于一般刷石灰浆的食盐,用于普通大白浆的火碱,白水泥或普通水泥等。
2.2主要机具:
2.2.1一般应备有手压泵或电动喷浆机、大浆桶、小浆桶、刷子、排笔、开刀、胶皮刮板、塑料刮板、0号及1号木砂纸、50~80目铜丝箩、浆罐、大小水桶、胶皮管、钳子、铅丝、腻子槽、腻子托板、笤帚、擦布、棉丝等
2.3作业条件:
2.3.1室内抹灰工的作业已全部完成,墙面应基本干燥,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0%。
2.3.2室内水暖管道、电气预埋预设均已完成,且完成管洞处抹灰活的修理等。
2.3.3油工的头遍油已刷完。
2.3.4大面积施工前应事先做好样板间,经有关质量部门检查鉴定合格后,方可组织班组进行大面积施工。
2.3.5冬期施工室内刷(喷)浆工程,应在采暖条件下进行,室温保持均衡,一般室内温度不宜低于+10℃,相对湿度为60%,不得突然变化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喷、刷胶水→填补缝隙、局部刮腻子→石膏墙面拼缝处理→满刮腻子→刷、喷第一遍浆→复找腻子→刷、喷第二遍浆→刷、喷交活浆
3.2基层处理:混凝土墙表面的浮砂、灰尘、疙瘩等要清除干净,表面的隔离剂、油污等应用碱水(火碱:水=1:10)清刷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洗掉墙面上的碱液等。
3.3=5:1),要注意喷、刷要均匀,不得有遗漏。
3.41号砂纸磨平,并把浮尘等扫净。
3.5石膏板墙面拼缝处理:接缝处应用嵌缝腻子真塞满,上糊一层玻璃网格布或绸布条,用乳液将布条粘在拼缝上,粘条时应把布拉直、糊平,并刮石膏腻子一道。
3.6满刮腻子:根据墙体基层的不同和浆活等级要求的不同,刮腻子的遍数和材料也不同。一般情况为三遍,腻子的配合比为重量比,有两种,一是适用于室内的腻子,其配合比为:聚醋酸乙烯乳液(即白乳胶):滑石粉或大白粉:2%羧甲基纤维素溶液=1:5:3.5;二是适用于外墙、厨房、厕所、浴室的腻子,其配合比为:聚醋酸乙烯乳液:水泥:水=1:5:1。刮腻子时应横竖刮,并注意接槎和收头时腻子要刮净,每遍腻子干后应磨砂纸,将腻子磨平磨完后将浮尘清理干净。如面层要涂刷带颜色的浆料时,则腻子亦要掺入适量与面层带颜色相协调的颜料。
3.720cm宽以利接槎,然后再大面积刷喷浆。刷、喷顺序应先预棚后墙面,先上后下顺序进行。如喷浆时喷头距墙面宜为20~30cm,移动速度要平稳,使涂层厚度均匀。如顶板为槽型板时,应先喷凹面四周的内角再喷中间平面,浆活配合比与调制方法如下:
3.7.1
3.7.1.1将生石灰块放入容器内加入适量清水,等块灰熟化后再按比例加入应加的清水。其配合比为生石灰:水=1:6(重量比)。
3.7.1.20.3%~0.5%,将盐水倒入石灰浆内搅拌均匀后,再用50~60目的铜丝箩过滤,所得的浆液即可施喷、刷。
3.7.1.3
3.7.2调制大白浆:
3.7.2.1将大白粉破碎后放入容器中,加清水拌合成浆,再用50~60目的铜丝箩过滤。
3.7.2.2=1:40(重量比)。
3.7.2.3=10:1。
3.7.2.4=100:13:16混合搅拌后,过80目铜丝箩,拌匀后即成大白浆。
3.7.2.5
3.7.3配可赛银浆:将可赛银粉末放入容器内,加清水溶解搅匀后即为可赛银浆。
3.8复找腻子:第一遍浆干后,对墙面上的麻点、坑洼、刮痕等用腻子重新复找刮平,干后用细砂纸轻磨,并把粉尘扫净,达到表面光滑平整。
3.9刷、喷第二遍浆:方法同上。
3.10刷、喷交活浆:待第二遍浆干后,用细砂纸将粉尘、溅沫、喷点等轻轻磨去,并打扫干净,即可刷、喷交活浆。交活浆应比第二遍浆的胶量适当增大一点,防止刷、喷浆的涂层掉粉,这是必须做到和满足的保证项目。
3.11刷、喷内墙涂料和耐擦洗涂料等:其基层处理与喷刷浆相同,面层涂料使用建筑产品时,要注意外观检查,并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去处理和涂刷即可。
3.12室外刷、喷浆:
3.12.1砖混结构的外窗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