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整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一般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饰装修工程采用一般抹灰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室内墙面和顶棚等部位一般抹灰工程采用石灰砂浆、水泥砂浆及混合砂浆抹灰的施工。
1.2 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27—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GB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T14684 建筑用砂
GB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2958 复合硅酸盐水泥
JC/T480 建筑生石灰粉
JC/T907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JGJ10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1.3 术语和定义
1.3.1 基体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或围护结构。
1.3.2 基层
直接承受装饰装修施工的面层。
1.3.3 结合层
由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其他聚合物水泥砂浆构成的用于提高(抹灰)界面间粘结力的材料层。
1.3.4 聚合物薄层抹灰砂浆(简称薄层灰)
由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改性的一种能用腻子工艺施工的薄层水泥砂浆抹灰材料。其施工厚度为2mm~3mm。
1.4 施工准备
1.4.1 技术准备
1.4.1.1 审查图纸,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1.4.1.2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编制材料、机械需用量计划。
1.4.1.3 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
1.4.1.4 安排样板间的施工,并组织相关人员鉴定确认。
1.4.1.5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1.4.2 物资准备
1.4.2.1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界面剂):宜优先选用干粉型界面剂,优质的水剂界面胶也可使用。
界面剂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相关的使用说明。材料进场后,应按批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界面剂性能必须符合JC/T907标准要求。
劣质的、不环保的建筑胶与界面剂严禁使用。
1.4.2.2 水泥:32.5级矿渣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水泥。水泥应有出厂证明或复试单,进场后应进行强度、安定性复试。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时间超过三个月时,应按试验结果使用。
1.4.2.3 砂:中砂,平均粒径为0.3~0.6mm,使用前应过5mm孔径的筛子。不得含有杂质,且含泥量不超过5% 。
1.4.2.4 石灰膏:应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必须用孔经不大于3mm×3mm的筛过滤,并贮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15d;用于罩面灰时,不应少于30d。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
1.4.2.5 磨细生石灰粉:其细度应通过0.125mm的方孔筛的筛余量合格品不大于15%、一等品不大于10%,用前应用水浸泡使其充分熟化,其熟化时间最少不小于3d。
1.4.2.6 纸筋:使用前应用水浸透、捣烂,并应洁净;罩面纸筋宜用机碾磨细。
1.4.2.7 麻刀:要求柔软,干燥,敲打松散,不含杂质,长度10mm~30mm(优先选用合成纤维),在使用前4d~5d用石灰膏调好。
1.4.3 施工设施准备
1.4.3.1 施工机械
粉碎淋灰机,砂浆搅拌机,纤维白灰混合磨碎机。
1.4.3.2 工具用具
铁锨、筛子、手推车、扫把、水管、喷壶、小线、粉线袋、钢筋卡子、灰斗、铁抹子、木抹子、塑料抹子、阴角抹子、阳角抹子、捋角器、刮杠、钢丝刷、铁锤、錾子、排笔。
1.4.3.3 监测装置
电子秤、卷尺、线坠、托线板、靠尺、水平尺、方尺。
1.4.4 作业条件准备
1.4.4.1抹灰的基体或基层的质量经验收合格。
1.4.4.2 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安装位置是否正确,与墙体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缝隙用1:3水泥砂浆或1:1:6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密实,若缝隙较大时,应在砂浆中掺少量麻刀嵌塞,使其塞缝密实;木门框需设铁皮保护。
1.4.4.3 将过梁、梁垫、圈梁及组合柱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剔平。对结构一般缺陷采用界面剂或素水泥浆(内加环保类建筑胶)进行处理,然后再用1:3水泥砂浆分层补平;脚手架眼堵严,外露钢筋头、铅丝头等要剔除,窗台砖应补齐。
1.4.4.4 管道穿越墙洞、楼板洞应及时安放套管,并用1:3水泥砂 浆或C15细石混凝土分层填嵌密实并进行防水处理;电线管、消火栓箱、配电箱安装完毕,并将箱背明露部分安装铅丝网;接线盒堵严。
1.4.4.5 壁柜门框及其木制配件安装完毕;窗帘钩、吊柜及其他预埋铁件位置和标高准确无误,并刷好防腐、防锈涂料。
1.4.4.6 砖墙基层表面的灰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