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神经细胞生物电现象.ppt

发布:2017-04-22约小于1千字共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兴奋与兴奋性 ;可兴奋细胞与可兴奋组织;;兴奋与兴奋性关系;二、刺激和反应;;三、阈强度与阈刺激;; 基强度和基本时间阈值 I、R两极之间曲线上的任何一点代表一个阈刺激,包含着密切相关的强度和时间特征:缩短刺激时间必须增强刺激强度,降低刺激强度则必须延长刺激时间。 强度-时间曲线=阈值曲线;4、引起兴奋的条件;;;;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一)生物电现象的离子学说;;;;1、过程(p55);2、实验证明;;1、过程;;;;;说明:; (1)无Na+细胞浸浴液:神经浸浴于无Na+溶液时,动作电位不出现。 (2)降低细胞浸浴液Na+浓度:用蔗糖或氯化胆碱替代细胞浸浴液中Na+,使细胞外液Na+浓度减小而渗透压、静息电位保持不变,发生的动作电位幅度或其超射值减小,减小的程度和Na+平衡电位减小的预期值相一致。; 3、动作电位主要特点 ;;1、兴奋性变化;???奋性分期;;2、动作电位的锋电位与后电位;;锋电位与后电位;;;1、极性法则;; 内向电流造成电压降与膜两侧原有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一致,结果使膜电位数值增大,膜处于超极化状态,即膜兴奋性下降。 外向电流造成电压降与膜两侧原有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电压差方向相反,两者互相抵消,结果使阴极下膜静息电位数值减少,处于去极化状态,即兴奋性升高。;2、电紧张性电位;;1、局部反应;局部反应与电紧张性电位;2、阈电位和动作电位;阈刺激与阈电位关系;;1、阈下刺激与局部反应;2、局部反应与总和;;归 纳:;;; 当神经纤维某一局部发生兴奋时,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但临近静息部位的膜外仍然是正电位,膜内是负电位。 膜外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的电位差形成内向电流;膜内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的电位差形成外向电流。;;1、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2、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第二章:思考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