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5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了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常用措施,包括髓外固定系统中的麦氏鹅头钉以及Jewett钉、ASIF/AO角度钢板、DHS、PCCP、LCP以及髓内固定系统的Gamma钉、Ender钉、PFN以及Intertan髓内钉,最后对未来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内固定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研究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作股骨转子间骨折,其是指的在股骨颈基底到小粗隆水平之间发生的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的一种,其好发人群为老年人[1]。对于该病的青年患者而言,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致使原因主要是高能量的损伤导致的,并且多合并于其他部位的损伤;老年患者其通常还并有骨质疏松的现象,在微弱的外力作用下既可以造成老年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并且其发生的骨折还是多为不稳定性的骨折。在其治疗期需要进行长期的卧床治疗,进而容易致使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以及坠积性肺炎等一列病状的发生[2]。现阶段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式很多,其主要包括髓外固定系统中的麦氏鹅头钉以及Jewett钉、ASIF/AO角度钢板、DHS(动力髋螺钉)、PCCP(经皮加压钢板)、LCP(锁定加压钢板)以及髓内固定系统的Gamma钉、Ender钉、PFN(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以及Intertan髓内钉[3]。在进行临床的治疗时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佳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式的确定,本文就以上所提到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式为研究对象做一综述,以下是详细内容。
髓外钉板系统
1.1 麦氏鹅头钉以及Jewett钉
Jewett钉在上个世纪70年代是最为主要的内固定器械,在后来逐渐使用麦氏鹅头钉,其实在侧钢板以及三翼钉之间使用一颗螺丝钉给以固定。此类钢其在颈干角调节方式十分方便,但是其连接结构过于僵化,进而大大降低了该部位的机械强度,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断钉以及尾钉穿破股骨头的现象,进而造成骨折畸形愈合,因此目前在临床上的使用较少[4-6]。
1.2 ASIF/AO角度钢板
在上个世纪90年代ASIF/AO角度钢板首次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使用。但是由于其相关的配套机械极其复杂,使用便捷性很低,并且必须具备透视装??给以辅助,而且ASIF/AO角度钢板的使用对于操作者的要求很高,需要其一次性打入,反复操作会致使ASIF/AO角度钢板出现刀刃部位的松动,而且其角度是不可以进行调节[7]。
1.3 DHS
DHS(动力髋螺钉)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便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的使用,是目前较为标准的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疗方式[8]。其特点为使用的加压拉力螺钉其可以在套管的内部随着向下拧入螺钉向外下方向进行滑移,进而促使骨折的端间尽可能彼此之间靠近,从而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其对于骨折的痊愈有着积极促进作用[9-10]。DHS(动力髋螺钉)其起到的加压作用,对于髋部生物力学的基本要求实现了完全符合[1]。
1.4 PCCP
PCCP(经皮加压钢板)是一种源自上个实际90年代的微创治疗方式。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微创手术理念影响下,PCCP(经皮加压钢板)得以出现,该技术其独到之处在于具有两个可以滑动的加压螺钉,进而通过这两颗加压落定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配合,产生动压力以及静压力两种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早日进行肢体活动;而在颈部的螺钉是固定,可以有效的避免螺钉对颈部骨骼的影响[12]。
1.5 LCP
LCP(锁定加压钢板)属于AO新一代的内固定系统,其特点在于可以将钉板系统和加压系统进行有机的融合,在其落定的尾部具有极其精密的螺纹结构,进而可以实现其和螺孔之间的高度吻合,这对于骨折粉碎区的稳定以及搭桥工作有着很高的帮助作用,同时其还具有很高的抗旋转剪切应力,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骨折端稳定[13]。
髓内固定系统
2.1 Gamma钉
Gamma钉对于髓内钉以及滑动加压钉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其主要由拉力螺钉、髓内主钉及远端锁定三个部分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通过拉力钉以及髓内主钉的之间的结合,实现股骨上端以及股骨颈彼此之间的相互靠拢,进而牢固的镶嵌成一个整体,而远端锁钉对髓内钉有着很好的固定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其出现短缩位移以及旋转的现象[14-15]。
2.2 Ender钉
Ender钉极其弯曲矩小,在使用Ender钉时,手术时间很短,手术的操作也十分简单,手术中失血少,损伤小,其和股骨距的方向相同,有髓内固定天然的力学优势[16]。但是其缺点是其强度不够,随着其使用的髋内翻问题不断发生,现阶段已经停止使用。
2.3 PFN
PFN(股骨近端髓内钉)是针对Gamma钉所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改正设计,其主要的特点是实现了髋内主钉远端直径的缩减,使其更加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