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201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市闸北区2012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1、概括第①段大意:□□□□□□□□□□□□(12字以内)(2分)
2、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括号处的一项是(??)。(2分)
A.相对? ?不是? ? 只是? ?? ?? ???B.对于? ?不是? ? 而是
C.相对? ?不是? ? 而是? ?? ?? ???D.对于? ?不是? ? 只是
3、解释第③段加点词“道”在文中的意思;——————————。(2分)
4、举例说明引号内文字的类型及作用。(3分)
5.联系上下文,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朴素”应是评判书画艺术的最高标准。
B、以水墨代替青绿着色,是水墨画的特征;它体现了书画艺术“造化自然”性质。
C、书画艺术的“造化自然”观,是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水墨画正是“造化自然”的产物。
D、“排斥人为,排斥文饰”就是“朴素”,就是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
6、作者认为,水墨画产生在中国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2分)
旷野与城市毕淑敏
7、 请联系全文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8、一方面,“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墨绿色大氅上”;另一方面,“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如何解释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比喻句?(4分)? ?? ?? ?
9、对本文的判断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旷野与城市的对立,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B.作者所说的“旷野”,即我们常说的大自然风光。
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作者看来,旷野是“皮”,城市是“毛”。
D.“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城市在与旷野的对峙中最终永远是失败者。
E.“相亲相守”是作者为解决城市与旷野的矛盾所开的一剂良方。
F.本文文字轻灵而华美,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深沉而忧患的情思,给人以震撼与启迪。
10、依据上下文,补写第⑩段空处的文字。(4分)
11、有人用“悲悯式的散淡”、“哲理式的思考”来评说作者的散文风格,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⑦段文字。(3分)
12、作者认为,该如何解决城市与旷野的矛盾?你读后有何感想?。(4分)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①想当年,金戈铁马,? ?? ?? ?? ?? ?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一人之心,? ?? ?? ?? ?? ?? ?? ?? ? 。 (杜牧《阿房宫赋》)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 ?? ?? ?? ?? ?? ???。(苏轼《赤壁赋》)
④? ?? ?? ?? ?? ?? ? ??,术业有专攻??。 (韩愈《劝学》)
⑤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 ?? ?? ?? ?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⑥? ?? ?? ?? ???, 揭竿为旗 。? ?? ?? ???(贾谊《过秦论》)
⑦? ?? ?? ?? ?? ? ,波撼岳阳城 。?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⑧楼船夜雪瓜洲渡, ? ?? ?? ?? ?? ? 。? ?(陆游《书愤》)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8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①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②。
注: ①徙倚:徘徊的意思。 ②采薇:喻隐居不仕。14、这首诗属唐代近体诗中的--------(填诗体)。(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欲何依”,化用了曹操《观沧海》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
B.中间四句诗宛如一幅山村秋晚图;光与色、近与远、静与动搭配得恰到好处,表现出作者无限喜悦的心情。
C.尾联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立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从中反映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
D.本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
16、从结构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是如何逐层地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A、 逾年而哀不衰? ? (? ?? ???)B、 则凡扬袂倚市? ? (? ?? ? )
C、 亲友皆告绝? ?? ? (? ?? ???)D、 自以吾言之不妄也 (? ?? ???)
18、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2分)
A、其女以疾? ?? ?B、皆可以为妻也耶??
C、君子是以知叔子之贵也 D、自以吾言之不妄也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