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h4桩基础2讲诉.ppt

发布:2017-01-10约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桩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桩和桩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第三节 桩基础的施工 第四节 单桩承载力 第五节 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 第六节 群桩基础的竖向分析及验算 第七节 桩基设计 第三节 桩基础的施工 按桩的施工方法,桩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和类型的桩(如木桩、钢筋混凝土方桩、预应力钢筋混筋土管桩、钢管或型钢的钢桩等),而后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旋入或振入土中。 灌注桩是在施工现场的桩位上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土而成。 根据成孔方法的不同分为钻、挖、冲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爆扩桩。 3.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3.3 挖孔灌注桩 3.2 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3.1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特点: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坚固耐久、施工速 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实心桩:方桩尺寸200×200mm~ 分类: 500×500mm,长度27m以内 管桩:空心圆桩直径:400~500mm 施工程序:预制、起吊、运输、堆放、沉桩。 1.桩的预制 制作方法:并列法、间隔法、重叠法、翻模法等。 对于重叠法重叠层数不宜超过四层,层与层之间应涂刷隔离剂,上层桩或临桩的灌筑,应在下层桩或临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30%以后方可进行。 注意事项: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主筋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内数量不超过50%;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的距离应大于30d0并不小于500mm。桩尖用钢制.钢骨架的偏差应符合有关规定,混凝土宜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捣实,一次完成,严禁中断。 2.桩的起吊 当桩的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桩吊点位置的确定(原则:弯矩最小) 3.桩的运输 当桩的砼达到设计强度100%方可运输。 打桩前,桩从制作处运到现场前以备打桩,并应根据打桩顺序随打随运以避免二次搬运。 桩的运输方式,在运距不大时,可用起重机吊运;当运距较大时,可采用轻便轨道小平台车运输。 4. 桩的堆放 桩堆放时,地面必须平整、坚实,垫木间距应根据吊点确定,各层垫木应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最下层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不同规格的桩,应分别堆放。 5、沉桩施工 预制桩沉桩施工方法: (1)锤击法 (2)静力压桩 (3)振动法 (4)水冲法 (1)锤击法 锤击沉桩也称打入桩,是利用桩锤下落产生的冲击能量将桩沉入土中,锤击沉桩是混凝土预制桩最常用的沉桩方法。 优点:该法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适应范围广,现场文明程度高。 缺点:施工时有噪音污染和振动,对于城市中心和夜间施工有所限制 (1.1)打桩设备 打桩设备包括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 (1)桩锤 桩锤是对桩施加冲击,将桩打入土中的主要机具。桩锤主要有落锤、蒸汽锤、柴油锤和液压锤,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柴油锤。用锤击沉桩时,力求采用“重锤轻击”。 (2)桩架 桩架是支持桩身和桩锤,在打桩过程中引导桩的方向,并保证桩捶能沿着所要求方向冲击的打桩设备。常用的桩架:多功能桩架;履带式桩架。 (3)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的配置取决于所选的桩锤,包括起动桩锤用的动力设施。当选用蒸汽锤时,则需配备蒸汽锅炉和卷扬机。   打桩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清除妨碍施工的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定位放线;设置供电、供水系统;安装打桩机等。 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水准点设置不少于2个。在施工过程中可据此检查桩位的偏差以及桩的入土深度。 打桩顺序直接影响到桩基础的质量和施工速度,应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桩距大小)、桩的规格、长短、桩的设计标高、工作面布置、工期要求等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打桩顺序。 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打桩顺序一般分为逐段打设、自中部向四周打设和由中间向两侧打设三种,如图2.7所示。 ①当桩的中心距不大于4倍桩的直径或边长时,应由中间向两侧对称施打(图2.7(c)),或由中间向四周施打(图2.7(b))。 ②当桩的中心距大于4倍桩的边长或直径时,可采用上述两种打法,或逐排单向打设(图2.7(a)) 。 打桩质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能否满足贯入度或标高的设计要求; 二是打入后的偏差是否在施工及验收规范允许范围以内。 摩擦桩的入土深度控制:以标高为主,最后贯入度作为参考。 端承桩的入土深度控制:以最后贯入度为主,标高作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