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平衡图像题型分析与处理.ppt

发布:2016-12-27约6.23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3:对于可逆反应mA(g)+nB(s) pC(g)+qD(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的质量分数D%与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使用催化剂可使D%有所增加? C.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m<p+q? 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 以转化率(体积分数)—压强(温度)图像判断平衡状态 5.取5等份NO2,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N2O4(g),△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解析 A项,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vMvP; B项,由题图可知,升温,c(I )减小,所以平衡常数:KNKP; C项,M、N两点相比,M点温度低于N点温度,升温,平衡左移,所以M点的c(I-)小。 答案 D 一.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步骤 1.看图象: ①看面(如: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 ②看线(如: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③看点(如:起点、拐点、交点、终点) ④做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⑤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 2.想规律: 联想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的影响规律。 3.作判断: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对比, 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二.解题技巧 (1) “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 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 (2) “定一议二”原则 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AB  放热 AC段:反应开始v正v逆,反应向右进 行生成NH3;CE段:已达平衡,升温使平衡左移,NH3的体积分 数变小 (1)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 (2) 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 是 ;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 ,其判断理由 是 . 反应CO(g)+2H2(g) CH3OH(g)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Ⅱ,第27题(部分) △H=-99kJ/mol 感 受 高 考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的数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减小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 p1p2p3 在相同温度下,由于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 辅助线 等温线 1.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及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进行解释; 2.利用图像中的数据进行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转化率的计算或绘制图像等; 3. 2015年高考题中出现新型图像如平衡常数—温度、瞬时速率—物质的量分数图像等; 8 .(2013·安徽理综,11)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  )。 选项 x y A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B CO的物质的量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C SO2的浓度 平衡常数K D MgSO4的质量 (忽略体积) CO的转化率  A 转 解析 解析 由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质量增加,密度增大,A正确;当增加CO的物质的量时,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减小,B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SO2的浓度无关,C错误;MgSO4为固体,增加其质量对平衡无影响,所以CO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 回 原题  A 转 解析 回 原题  A 转 解析 回 原题 转 解析 返回原题  C 转 解析 回 原题 转 解析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