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注意事项-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下肢骨折 脊柱固定 颈部的固定 胸腰部固定 急救气垫固定 现场搬运技术 目的: 使受伤病员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 防止损伤加重。 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搬运护送原则: 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和判断伤情。 做好伤病人现场救护,先救命后治伤。 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 伤员体位要适宜。 始终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 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 注意伤情变化,及时处理。 搬运器材: 担架类:帆布担架、折叠担架、铲式担架、升降、走轮担架、负压担架、脊柱固定板等。 自制担架:床单、被褥、木板等等 铲式担架 脊柱固定板 搬运方法: 操作要点: 现场救护后,根据伤员的伤情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疑有脊柱、骨盆、双下肢骨折时不能让伤员站立,走动。 疑有肋骨骨折的伤员不能采用背运法。 有昏迷、内脏损伤、脊柱、骨盆骨折,双下肢骨折的伤员采取担架器材搬运方法 现场如无担架,自制简易担架,并注意搬运原则。 搬运伤员时常采用的体位: 仰卧位 所有伤员均可采用,他可以避免颈部及脊柱的过度弯曲而防止椎体错位的发生。 侧卧位 在排除颈部损伤后,对有意识障碍的伤员采用,以防止伤员呕吐时,呕吐物误吸,可以在颈部垫一枕头,保持体位。 半卧位 对于仅有胸部损伤无脊柱损伤及休克的伤员采用,以利呼吸。 俯卧位 对胸壁广泛损伤,出现反常呼吸而严重缺氧的伤员,可采用,以压迫限制反常呼吸。 单人徒手搬运:采用抱、扶、背的方法。 双人搬运: 多人搬运:用于搬运脊柱骨折或大腿骨折的伤员。 四人搬运法 一人在伤员的头部,双手掌抱于头部两侧轴向牵引颈部 另三人在伤员的同侧,分别在伤员的肩背部、腰臀部、膝踝部,双手从伤员身下伸到对侧。 四人同时用力,始终保持脊柱为一轴线,平稳将伤员抬起,放于脊柱板或担架上。 头部固定 六条固定带,将伤员固定在脊柱板或担架上。 搬运 特殊现场的搬动: 驾驶室 塌方现场 狭窄的坑道等 现场搬运注意事项: 搬动平稳,避免强拉硬拽,防止损伤加重 特别要保持脊柱轴位,防止脊髓损伤 疑有脊柱骨折时禁忌一人抬肩,一人抱腿的错误方法。 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伤员的呼吸、脉搏变化,并随时调整止血带和固定物的松紧度,防止皮肤压伤和缺血坏死 将伤员妥善固定在担架上,防止发生意外 * 敷料有无菌纱布块、创可贴、三角巾,现场无这些材料,可用干净的毛巾、衣物、布等替代。止血带有气囊式止血带、表带式止血带(宽、扁平的尼龙扣带) 方法有 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指压、加垫屈肢、填塞、止血带止血 * 1.表浅伤口,出血少。用创可贴、敷料等。 2.抬高伤肢(骨折除外),检查伤口有无异物,无异物用敷料或将绷带反复折叠后覆盖伤口,用手施加压力直接压迫,用绷带、三角巾包扎。、 * 用于前臂及手出血, * 桡尺动脉在腕部掌面两侧,腕及手出血时,要同时按压桡尺动脉方可止血。股动脉: 用于下肢大出血。 * 填塞用于中等动脉、大中静脉损伤出血或伤口较深大,出血多,组织损伤严重时,还可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无用干净的衣物、毛巾替代)紧紧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三角巾加压包扎。止血带止血法是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于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凑效时。如使用不当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 气囊止血带其压迫面积大,对收压迫的组织损伤小,容易控制压力,放松也方便,一般上肢压力可达到300毫米汞柱,下肢可达600毫米汞柱。为防止止血带松脱,可在上止血带后缠绕几圈绷带来加强。 * 仅限于在没有上述止血带的紧急情况时临时使用,因其没有弹性,很难真正起到止血目的。过紧造成肢体损伤或却血坏死,仅可短时间使用,禁忌用绳索、铁丝、电线等作止血带使用。 * 实际抢救伤员中,往往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处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 * 自粘创口贴、弹力绷带、尼龙网套,是新型包扎材料,透气性能好使用方便 包扎材料 自粘创口贴 纱布绷带 三角巾 弹力绷带 尼龙网套 其他 就地取材,干净的毛巾、衣物等 绷带包扎 适用于头颈部及四肢的包扎,可随部位的不同变换不同的包扎方法。使用适当的拉力,将保护伤口的敷料固定及达到加压止血的目的。 基本方法 “8”字包扎 环绕法 螺旋法 螺旋反折包扎法 “8”字包扎:手掌、踝部和其他关节处伤口,在关节的上下方,把绷带由下而上,成“8”字形来回地缠绕. 弹力绷带“8”字包扎 环绕法:最常用的,适用肢体粗细均匀处伤口 螺旋包扎法:用于上肢、躯干的包扎 注意事项: 伤口上加盖敷料,不应用弹力绷带 不要将绷带缠绕过紧,检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