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doc

发布:2016-04-06约1.8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章节知识体系的综合概括、整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人物美、自然美的能力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的应用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 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 像的大小 3.00 光屏上没有像 5.00 光屏上没有像 12.00 60.00 放大 20.00 20.00 等大 25.00 16.67 缩小 30.00 15.00 缩小 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 (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 (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 19.学习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科学的测量方法是作好物理实验的重要环节.小明同学在作“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他先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Ocm时,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则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 .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1l cm C.12 cm D.20 cm 、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 A、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不成像 、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照片后,原地不动又想照一张全身照片,摄影师应该使( ) A、照相机远离人,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靠近人,镜头向前伸 C、照相机远离人,镜头向后缩 D、照相机靠近人,镜头向后缩 、有一个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关于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40cm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25cm B、当物体沿着主轴从距透镜35cm向25cm处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是逐渐变大 C、利用这个凸透镜成等大的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为80cm D、成实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始终一致 、照相馆的顾客坐在原地不动,由摄影师用带暗箱的相机给顾客照两张尺寸大小不同的相片.在照完小的一张相片后,为使大的一张的底片上得到的像大些,摄影师应 ( ) A.将相机移近顾客,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B.将相机移近顾客,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C.将相机远离顾客,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D.将相机远离顾客,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B.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幻灯机、照相机的镜头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 D.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形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像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一凸透镜某次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这次成像中蜡烛到凸透 镜的距离 ( ) A.小于焦距 B.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 C.等于2倍焦距 D.大于2倍焦距 .某同学将一枝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如图是常用的投影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投影器的四句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 B.透明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的焦距 C.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符号的虚像 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如图是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的情况.根 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佩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该人眼睛为 . 6 例1甲图 例1乙图 A B C D 第1题 第5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11题 甲 乙 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