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2011090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农林大学建筑学
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1
一、课程名称及阶段教学目标
1.1课程名称——《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
1.2阶段教学目标
(1)培养处理单个建筑与群体建筑、建筑群体布局与道路系统、建筑与场地、建筑与绿化环境之间的能力,完成从住宅单体的建筑设计(住宅设计)——→简单建筑群体+简单环境组合(住宅设计中总平面布置)——→复杂功能建筑群体+复杂环境组合(居住小区规划)的高年级规划设计教育过程,提升学生认知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能力,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2)了解我国的居住区发展历史、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和居住标准,巩固和加深对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
(3)初步了解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在内的相关城市规划规范在规划设计的要求与作用。
(4)提高手绘及计算机绘制设计图纸能力,合理运用图、文及口头介绍等多种方式来综合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2.1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古固寨镇。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北纬35°18′,东经113°54′,南临黄河,与省会郑州、古都开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与鹤壁、安阳毗邻;西连煤城焦作,与晋东南接壤;东接油城濮阳,与鲁西相连。新乡市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原城市群及“十字”核心区重要城市之一。现辖12个县(市、区),总面积8249平方公里,总人口591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人。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管理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中国企业成长环境十佳中小城市、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和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连续三届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社科院《2008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新乡综合竞争力位居河南省第3位。距新乡市区11公里,
2.2规划设计要求
(1) 规划用地以住宅及配套设施为主要内容,住宅业态分为高层、多层和低层排屋三种,住宅总面积不小于23万平方米,其中高层比例不大于50%,排屋40户(每户250平方米)户型设计尽量符合“三明”要求,
高层及多层户型比要求:
面积(平方米) 比例 %
80 ~ 100 25
100 ~ 130 60
130以上 15
(2)公建要求和小区配套公建,其中:
幼儿园考虑6班,用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应满足日照分析要求。
配套公建按有关标准确定。商业面积不小于3万平方米。
(3)绿地系统包括中心绿地和组团绿地等,其中:中心绿地不小于2000平方米,绿地面积计算应后退建筑外包线1.5米
(4)建筑间距控制,多层日照间距为1:1.2,山墙面间距不小于6米。
高层建筑与其北侧正南北投影范围内住宅的间距,不小于30米,并应满足满足日照分析要求。
(5)停车位按0.5个/户标准考虑,可分为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两种形式,地面停车数不少于总停车位的10%。
(6)在建筑的布局、体量、空间和景观的设计上,结合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并注重小区整体形象设计
2.3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177000平方米
容积率 不大于1.5
建筑密度 不大于35%
绿地率 不小于30%
三、课程主要环节和方法
本课程以专项调研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以个别指导和理论性授课的方式相结合。学生在完成教学课程过程中以图纸设计、模型制作(体量分析模型)和口头介绍的方式相结合。
3.1调研及综合分析
3.1.1调研内容
要求每位学生充分认识基地现状,明确上层次规划对该地块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公益性公用设施的配套要求),了解城市居住区规划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规范和国家规章。
(1)基地环境调研(根据选用地形实际情况,由指导教师确定具体内容):
——区位关系
——周边交通及开发条件
——基地地形条件
——上一层次规划要求
(2)规划背景资料调研:
——当前最新国家规章收集(如国家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 (1:1000~1:2000)
——如功能分区(或规划结构)分析图:应全面明确地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关系和居住区结构构成等。
——如道路交通分析图:应明确表现出各道路的等级、车行和步行活动的主要线路,以及各类停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