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doc

发布:2018-01-28约3.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 毛明英 魏萍 吴梅 王妍(简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四川简阳 64140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6-0022-02 【摘要】目的 总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病人在维持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维持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对其低血糖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52例DN病人,干预前2600例次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糖反应121例次(4.7%),干预后2600例次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糖反应58例次(2.2 %)。结论 根据患者血糖情况正确合理使用胰岛素,加强血液透析过程中血糖监测,注重饮食护理、药物调整等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低血糖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已占终末期肾脏病( ESRD)患者首位, 在我国DN也成为仅次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第二位原因,占ESRD 的13.5%[1]。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DN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之一, DN 患者透析并发症常多于非DN 患者,其中低血糖是DN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对2008年5月—2012年2月因终末期DN在我院行HD患者发生低血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干预措施,并对护理干预前后低血糖发生率进行对比,以便提高血液净化护理人员对DN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认识水平和处理能力。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在我院行HD的DN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22~78(55.6plusmn;6.2)岁,60岁以上17例。51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1例为1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规律性HD半年以上。 1.2 方法 1.2.1透析方法 血液透析采用Gambro AK-200S透析机及Gambro AK-200 Ultra S血液滤过机;水机为Gambro CWP100 WRO114;选用聚砜膜中空纤维透析器,面积1.4~1.7m2;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或带涤纶套永久性导管;血流量200~30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时间???周2~3次,每次3~4h;抗凝方法为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钙。 1.2.2护理干预 按照自身对照法,前3个月未进行护理干预,共计透析2600例次:在透析日予DN常规治疗,诺和灵R(或优泌林R)6~20IU控制血糖,饮食按照三餐1/5, 2/5, 2/5分配,采用海诺德无糖透析液, HD期间不进任何食物。后3个月进行护理干预,共计透析2600例次,透析当餐前停用胰岛素,透析当日饮食按照早餐2 /5, 午餐1 /5, 晚餐2 /5。餐后1 h开始HD,透析2~2.5h进食无糖饼干, 选用含糖桶装无菌透析液,配制方法为:在透析前30min,在无糖透析液中放入葡萄糖粉100mg,振荡5~10min,使葡萄糖充分溶解,浓度约为5.5mmol/L,接近生理浓度。分别于HD后当时、半小时、1小时、2小时采血监测血糖。所有患者透析间期均按DN治疗常规执行,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1.3 血糖监测 应用快速血糖测定仪(美国Roche 公司生产的ADVAN TA GE),所有患者低血糖反应均符合whipple三联征低血糖诊断标准[2]。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录入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血液透析中不同时段低血糖发生率情况 3 讨论 3.1 低血糖的原因 3.1.1使用无糖透析液 在使用无糖透析液时,血液中血糖浓度较透析液中血糖浓度高,Jackson等报道指出,使用无糖透析液行血液透析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可通过透析膜向透析液弥散,每小时丢失葡萄糖约5. 5g。因此,无糖透析液是HD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本组干预前应用无糖透析液,有121例次发生低血糖,干预后仅有58例次发生低血糖。但是,为什么非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无糖透析液时很少发生低血糖呢?这是因为非DN患者肝脏的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功能强大,当因为弥散后出现血糖降低时,能够及时产生葡萄糖予以补充。然而,DN患者血糖调节能力降低,糖异生能力降低,血糖不能及时产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