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中人物形象鉴赏2014.ppt

发布:2017-10-30约4.28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送邹明府游灵武 (来自2012高考语文试题湖北卷诗词赏析)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的寒风。正式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的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浣溪沙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①此词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美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 (1)“绣面芙蓉一笑开”中的“开”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词人在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1)“绣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这个“开”字,无疑是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是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在绽放。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比喻 双关 化静为动) (2)刻画了一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形象。她外貌美丽动人,性格天真可爱,对幸福、自由的追求真挚、炽烈、大胆。 ③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关注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概括形象特征。(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通过细节刻画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白居易《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中一系列动作的刻画,既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一个天涯歌女的形象跃然纸上。) 陆鸿渐又叫陆羽,和皎然是好友。这首诗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   陆羽的新居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开始两句,颇有陶渊明“结庐在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   陆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才种上的,虽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这二句,自然平淡,点出诗人造访的时间是在清爽的秋天。然后,诗人又去敲他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这二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后二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恰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异的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   这首诗前半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四十字,清空如话,别有隽味。” 6、点降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该词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是怎样塑造的?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请看试题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做题 (04年广东)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古诗鉴赏之 人物形象 (一)解题思路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住一些关键词句: 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情节 (二)答题步骤 (1)准备一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短语概括诗人形象的总体特征(什么形象) 性格特点+人物身份(盖帽) (2)以总体特征为“中心论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特征。 (3)形象的意义(抒发的感情) 思考的问题有: 答题的要点是: 身份 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