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保护生物--谁淹死了北极熊分析.ppt

发布:2017-06-12约2.01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谁淹死了北极熊;2008年8月30日,英国《每日邮报》登出一张照片, 显示一头北极熊正在海浪中挣扎。; 冰天雪地的世界里,一只疲惫已久的北极熊在海面上用力挥动着四肢,它已经好久没有吃到食物了,饥饿时时刻刻折磨着它,而寻找食物的路看起来那么漫长,它的动作越来越慢,四肢也变得越来越笨重,它的身躯不由自主地向下沉去,求生的本能让它在冰海里不断地挥动了,可这无济于事,它的身躯还是慢慢地消失在海平面…… 为什么?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北极熊;身长220--300厘米,肩高120--160厘米,尾长7--13厘米,体重500—800千克,身体较其它熊类更富流线型。 头小而扁,眼睛内有特殊眼睑,小而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具蹼,指(趾)端有爪。 体毛厚密,冬季呈乳白色,其它季节为淡黄白色,只有鼻子是黑色的。毛皮多油,不透水,皮下脂肪很厚。;二、生存环境;三、生活习性;在夏季它们偶尔也会吃点浆果或者植物的根茎。春末夏临之时,他们会到海边取冲上来的海草来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物质。 另外,北极熊也是唯一主动攻击人类的熊,且攻击大多发生在夜间。;休眠习性 北极熊有局部冬眠,在每年的3.5月非常活跃,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在严冬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几乎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此时它们寻找避风的地方卧地而睡。呼吸频率降低进入局部冬眠。;休眠习性;嗅觉敏锐 敏锐的嗅觉是北极熊善于寻找猎物的武器。据说北极熊可以闻到3 千米以外燃烧动物脂肪发出的美味。 ;四、繁殖方式; 婚恋方式比较暴力,斗殴事件往往频繁发生。公熊们不仅要为争夺配偶而相互斗殴,即便面对心仪的单身女性,它们也要通过激烈打斗来向异性表达爱意。;五、种群现状; 北极熊乃是昔日的“北极霸主”,如今却处境告危:溺水身亡、同类相残、与人类争食…… 这一系列离奇事件的根源都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川融合,一方面北极熊的栖息地减少,其次北极熊的食物来源减少。在非常饥饿的时候,它们甚至残食同类。;; 我们知道造成北极冰盖迅速减少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那么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由右图我们可以看出化石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这一现象从工业革命开始便一直存在至今;IPCC(2007)(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调查报告显示:1906至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74℃,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 迄今为止,尽管全球气温较1906年升高不到1℃,尽管北极离我们很遥远,但全球变暖带来的恶果正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从饮用水到粮食到自然灾害,从工业到农业到服务业,从地区安全到传染病到大气、水源污染……无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仅仅最近10余年来我们却切身体会到了我们周围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夏季变得更加炎热,冬季却在逐渐变暖,“暖冬”一词已不再陌生。;;短短几十年间,仅在新疆气温已经变得如此明显,更何况作为全球气温变化具有鲜明指示作用的北极呢!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Albert Arnold Gore Jr.(艾伯特·戈尔)早在数年前已经警告人类,即使我们从现在开始全面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效应所造成的恶劣后果仍将无法避免。TED演讲 ; 全球气候变暖形势已刻不容缓,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来减缓气候恶化趋势呢?; 环境污染导致北极熊雌雄同体 尤其是化学化合物的危害,这些化合物主要是欧洲用来降低沙发、衣服和地毯等家庭用品可燃性的有毒化学物质。 来自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丹麦和挪威的一组科学家发出警告称,他们最近发现一种叫做多溴联苯(PBDEs)的阻燃剂开始出现在北极熊的脂肪组织中,尤其是生活在东格陵兰岛和挪威萨瓦尔伯特群岛的北极熊。;;七、保护措施;; 北极熊以及其它濒危物种展现的不仅仅是其自身所处的危机,地球上物种的加速灭绝其实正是对人类肆意虐待环境的恶行的警告。 趴在浮冰上面颤栗的北极熊,此刻脚下的冰块是它唯一的希望。而对我们来说,脚下岌岌可危的地球也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已在广袤的宇宙中孤单的飞行了几十亿年,我们不知道她的未来将怎样,也不晓得我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只希望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这颗美丽的星球,仅属于我们的星球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至少,不会毁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