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彩超诊断价值探讨.doc

发布:2018-01-28约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彩超诊断价值探讨 林晰瑜 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 广东 廉江 524400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超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60 例糖尿病病人的下肢动脉血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其临 床诊断价值。 结果 60 例糖尿病病人下肢动脉均不同程度的动存在动脉硬化,血管内膜粗糙不伴有斑块者12 例,伴有斑块者48 例。回声特征为强回声、低回声 和混合回声等。本组血管管腔轻度狭窄者25 例,中度狭窄者15 例,重度狭窄者12 例,完全闭塞者8 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诊断的价 值较大,具有廉价、方便的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值得应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日趋提高, 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下肢血管病变在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主要 表现为肢体疼痛、感觉异常、麻木等,严重者可出现间歇跛行、甚 至下肢缺血、截肢。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糖尿病患者下肢 血管病变重要的措施。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质量及彩色多普 勒血流显像检查60 例糖尿病病人的下肢动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间在我院诊治 的糖尿病病人60 例,其中男性36 例,女性24 例,年龄51~82 岁, 平均(64.23plusmn;2.43)岁;患有糖尿病1~10 年28 例,10~20 年12 例, 20 年以上10 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多次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 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临床症状为下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指尖 套样感觉障碍者22 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及足部和趾发生溃疡者8 例;合并有高血压者27 例,合并有冠心病者13 例。 1.2 方法 仪器为GE LOGIQ 5 PRO、PHILIPS iu22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仪,探头发射频率5.0~7.5 MHz,探测的深度6~12 cm。 病人仰卧及俯卧位,双下肢充分暴露,从腹股沟管起自上而下顺序 探查检测,对比探测两侧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情况。检查腘动脉时取 俯卧位,抬高足部约20~30deg;;检查股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 足背动脉时取仰卧位??沿动脉走行的体表标志顺序探查,显示该血 管切面图像,从横、纵、多方位等不同方向和角度观察,记录血管 内径、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性质及部位、斑块面积及回声, 观察有无血栓及闭塞;记录搏动指数、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 狭窄程度等参数。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彩色超声检查 60 例糖尿病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 化情况,内膜粗糙但不伴有斑块者13 例,伴有斑块者47 例;斑块 最大为20.35 mmtimes;3.11mm,最小呈点状光斑。可呈强回声、低回声 以及混合回声等回声特征。斑块合并血栓者多显示管腔中实质性中 低回声团块。 依据《超声医学》的狭窄分级标准轻度狭窄25 例,中 度狭窄15 例,重度狭窄12 例,完全闭塞8 例,其中2 例伴有有侧 支动脉形成,侧枝管腔良好。 2.2 彩色多普勒特征 单纯内膜粗糙者超声显色血流充盈良好, 频谱未见明显变化;伴有斑块者显示血流充盈缺损,轻度者频谱未 见明显变化。中重度者斑块狭窄及其近端处呈明亮五彩色血流,流 速较快,频带明显增宽、充填,无反向血流;而远端处彩色血流则 较暗,频谱呈单向,流速较低。斑块极严重者只见窄细彩色血流, 血流速慢。完全闭塞者则无彩色血流信号。另外,有侧支动脉形成 者显示侧支血流较慢,频带较宽。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较常见的综合征之一,主要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 用而引起,目前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危害人们心 身健康。糖尿病的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发生率较高,尤 其是下肢动脉、膝关节以下中、小动脉病变,成为糖尿病血管病变 导致患者致残的重要因素。该类患者由于受长期高血糖状态的影响, 血管壁上的蛋白质、氨基酸发生非酶糖化及糖化反应,导致血管壁 的结构蛋白发生性质改变,造成内膜中层增厚、管腔变窄;同时由 于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造成血管内膜脂质沉积并粥样斑块形成, 引起管腔狭窄及血栓形成、血管闭塞。但由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早期症状不典型,缺乏临床特异性,而后期并发症治疗相当棘手, 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成为防治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 重要措施[1]。随着超声技术及仪器的的不断发展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