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氧气制取复习课件[精].ppt

发布:2017-01-15约1.8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室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 课题三 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些反应: 氯酸钾 KClO3 氯化钾 + 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KCl O2 (1) (2)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KMnO4 K2MnO4 MnO2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 O2 (3)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液常温型 发生装置 (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固态和液态, 不需加热 2、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 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气体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气体反应 √ √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 气体密度及与空气成分是否反应 (制得的氧气较纯) (制得的氧气干燥) 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 固固加热型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KMnO4 K2MnO4 + MnO2 + O2 加热 KClO3 KCl + O2 MnO2 △ 反应物为固态, 反应条件需加热 KMnO4 K2MnO4 + MnO2 + O2 加热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 KClO3 KCl + O2 MnO2 △ 实验要求:正确收集两瓶氧气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带有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先将导管另一端放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倒流,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操作注意事项(加热前准备事项) ① ③ ④ ② ⑤ ⑥ 操作注意事项(加热前注意事项) 1、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 防止加热时产生的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2、导气管应与橡皮塞齐平。 有利于排出试管内的空气 3、导气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4、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5、药品应平铺于管底,用外焰加热。 6、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2/3。 防止引发火灾 ⑦ ② ① 操作注意事项(加热时注意事项) ② ① 操作注意事项(结束时注意事项) 移(导管移出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1)查(装置气密性) (2)装(装药品,塞紧单孔塞) (3)定(固定试管,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4)点(酒精灯加热药品) (5)收(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6)移(导管出水槽) (7)熄(灭酒精灯) 谐音: 茶 庄 定 点 收 利 息 氧气的性质实验 1、《碳在氧气中燃烧》 坩埚钳 将木炭放入氧气中时,由瓶中向下缓慢插入 反应式 现象 2、《铁在氧气中燃烧》 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棒 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 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 反应式 现象 ① ③ ④ ② ⑤ ⑥ 操作注意事项 ⑦ 氧气的性质实验 1、《碳在氧气中燃烧》 坩埚钳 将木炭放入氧气中时,由瓶中向下缓慢插入 反应式 现象 在空气中发红;氧气中发白光; 放热、 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 O2 CO2 2、《铁在氧气中燃烧》 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棒 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 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 反应式 现象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 O2 Fe3O4 对比:实验室用何种方法制取氧气好? H2 O 2 H2 O + O2 MnO2 KMnO4 K2MnO4 + MnO2 + O2 加热 √ 优点: (1)过氧化氢分解产物是水,无污染,而高锰酸钾分解产物会污染环境; (2) 操作简单 (3) 不需加热,节约能源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KMnO4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KClO3 MnO2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