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3 制取氧气 主讲人 周荣 * * 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认识分解反应、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通过氧气制取的探究性实验,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原理 二、实验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装入药品, 4、点:点酒精灯加热 5、收:收集气体 6、离:将导管移离水面 3、定:固定试管(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7、熄:熄灭酒精灯 * 3、氧气的收集方法有哪些?又是依据什么性质? 4、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开始收集; 1、实验结束时如果我们的离和熄操作反了,会导致什么后果? 出现倒吸现象,倒吸的水进入试管,使炸裂试管。 三、注意事项: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引起堵塞。 *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 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如何证明该气体已经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6、那我们如何检验一瓶气体就是氧气呢?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为氧气 探究: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实验操作 现象 分析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5%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很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加入二氧化锰后,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③在实验②的试管中,当不再产生氧气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又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又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速率, 二氧化锰本身未发生改变。 原理: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 【思考】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 催化剂的作用: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作用,生产化肥、农药、多种化工原料等都要使用催化剂。 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 热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常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 * [思考]分析以上三种制取氧气的反应,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⑴定义: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⑵判断方法: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至少为两种。(一生多) A B+C+…… * 分解反应 氧气的工业制法: 原料:液态空气 空气 加 压 降 温 氮气 液氧 氧气 蒸 发 液态空气 工业制法是物理变化 * 方法:(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态空气中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近年的膜分离技术) * 请大家带着以下四个问题阅读课本40页《资料卡片》。 1、了解工业上是以什么为原料制取氧气? 2、用什么方法来制取氧气? 3、整个过程又是怎样的? 4、分析整个过程,涉及什么变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