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3课时)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练习2:把一块表面已部分被氧化的钠0.77g放 入10g水中,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224mL。求: (1)若将金属钠表面的氧化物均视为氧化钠。 试求氧化钠的质量。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该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密度为d g/cm3) 2mol c(NaOH)] = 2 mol 0.4 mol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n(NaOH) n(NaOH) V液 = 0.8 mol/L 3×22.4 L V (H2) V(H2) = 13.44 L n(NaOH) = 0.4mol = 2mol n(NaOH) = 3×22.4L V (H2) 2mol 0.4mol 答: Al的物质的量0.4mol,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是0.4mo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8mol/L,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是13.44 L。 n( Al) = m(Al) M(Al) = 0.4 mol 练习1、向500mLNaOH溶液中投入10.8g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计算:① Al的物质的量 ②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 解: 10.8 g 27 g/mol = 0.4 mol 0.5L =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0.31g ) (11.2%) 补充实验2-钠在氯气中燃烧 补充实验3-钠与硫的反应 现象: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的烟。 反应: 2Na + Cl2 = 2NaCl 点燃 思考: 为什么说生成的是白烟? 现象: 火星四射,发生爆炸。 反应: 2Na + S = Na2S 研磨 3、金属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4Na + O2 = 2Na2O 2Na + O2 =Na2O2 2、铝与氧气的反应 3、金属与Cl2或 S 等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于氧气的反应 常温: 加热: 4Al + 3O2 2Al2O3 常温或加热 2Na + Cl2 = 2NaCl 点燃 2Na + S = Na2S 研磨 请同学们谈谈你们今天的收获,今天所学的知识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应用和帮助? ☆成果交流☆ 1、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会生成一层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如镁、铝等金属表面的氧化层。 2、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 3、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可能不同。 金属及其化合物 问题1:单质铝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金属含量榜首, 又有许多优良性能和广泛用途,为什么铝的应用要比铜铁晚呢? 铝的化学性质比铁、铜活泼 问题2:为什么装饰品常用金、银、铜等金属制成,而少用铁、铝制成? 因为金、银等金属化学性质稳定,表面不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膜,色泽持久不变. ☆练 习☆ 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 C.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2.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C.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3个电子,故还原性比钠强 ☆练 习☆ B B 3、小明家有一只20世纪50年代的铝锅,至今仍保存完好.该铝锅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被氧化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D.铝虽易被氧化,但氧化生成的氧化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D ☆练 习☆ 4.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A. Na + O2 ━━━ B. Na + O2 ━━━ C. Mg+O2━━━ D. Fe+O2━━ E. Cu+O2━━ 加热 加热 加热 加热 A.4Na + O2 === 2Na2O B.2Na + O2 === Na2O2 C.2Mg + O2 === 2MgO D.3Fe + 2O2 === Fe3O4 E.2Cu + O2 === 2CuO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