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本核算方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19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项目 产品批次 产量 (台) 直接 材料 直接 工资 制造 费用 合计 307批 甲产品 总成本 1 83 500 47 100 49 760 180 360 单位成本 83 500 47 100 49 760 180 360 406批 乙产品 总成本 4 56 320 38 400 21 428 116 148 单位成本 14 080 9 600 5 357 29 037 501批 丁产品 总成本 5 28 600 22 500 3 330 54 430 单位成本 5 720 4 500 666 10 886 总成本合计 168 420 108 000 74 518 350 938 使用分批法时,批内产品跨月完工的成本结转,需要对先完工的产品部分的成本进行估计。 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估计; 按近期生产同类产品的实际成本估计; 按约当产量计算。 当该批产品全部完工时,应重新计算全部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只需将全额转出即可)。 为减少估算的困难,在合理组织生产的前提下,可适当缩小产品的批量,尽量在同一个月内完工。 简化分批法: 按产品批别设立基本生产明细账; 在产品未完工前,明细账内只登记各月发生的直接计入费用和生产工时; 当产品全部完工时,才将待分配间接费用账内归集的间接计入费用按累计分配率和守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 计算,并从待分配间接费用账转入该批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通常是直接材料 月份 摘要 工时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 本月发生 10600 29680 38160 78440 2 本月发生 10300 28840 37080 76220 累计成本和工时 20900 58820 75240 154660 累计分配率 2.8 3.6 分配间接费用 -6300 -17640 -22680 -40320 累计成本和工时 14600 40880 52560 93440 待分配间接费用用账 简化分批法(间接费用累计分配法)小结: 优点:减少间接计入费用分配和登记的工作量。 缺点:不能完整地反映各批产品的在产品成本; 若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会影响各月产品成 本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 各月完工批数较少,未完工批数较多,配间接费用水平及分配标准水平大致均衡的企业。 五、“分步法”的实际运用 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种产品及其各步骤成本的一种方法 应用范围: 连续复杂生产企业,如:冶金、纺织、造纸、化工、水泥等 规模较大、大量大批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 企业特点: 加工步骤有一定的顺序,最后一步形成产成品,其他步骤形成的是半成品,半成品有些可直接对外销售。 成本计算对象 各种产品及其各步骤的成本 对管理上没有必要分步计算成本的生产步骤,可以和其他步骤合并计算 成本计算期 成本计算每月末进行 与会计核算期相同,与产品生产周期不同 在产品成本的计算 月末一般存在在产品 需要计算分配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分步法的特点 这里的“步骤”,是指成本计算的步骤,它与生产步骤的口径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例如,企业可能把某几个生产步骤合并为一个成本计算的步骤 此外,这里的“步骤”与车间的概念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若两者一致,则步骤成本即车间成本 关于生产步骤的说明 逐步结转分步法图示 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三车间成本计算单 产成品 半成品 半 成 品 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 综合结转分步法 分项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 一般平行结转分步法 简易平行结转分步法 新分步法 逐步结转与平行结转相结合 分步法的分类 综合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将各种所耗用的半成品成本,按照上一步骤的综合成本,以“直接材料”或“自制半成品”项目结转到下一步骤; 最后一步以前各步骤发生的费用都是以“半成品”综合反映的,既包括直接材料费用,也包括其他费用; 转账时处理比较简单,但是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核算资料,不能了解产品成本的结构; 管理上如果要求提供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时,需要逐步进行成本还原。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耿 玮 L/O/G/O 第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企业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比较 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运用 1、企业的生产按工艺过程分类 单步骤生产 多步骤生产 又称简单生产,工艺过程不间断;工作地点集中;产品生产周期较短;通常没有自制半成品或其它中间产品;一个企业独立完成。 又称复杂生产,生产工艺间断;工作地点集中或分散;生产周期较长;存在半成品或中间产品;产品品种不单一;可以协作完成。 一、生产类型 2、企业的生产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分类 大量生产 不断重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