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章 化学动力学(1-3)[精].ppt

发布:2017-01-15约8.71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一级可逆反应:正、逆反应均为一级 A F ,如分子内重排 or 异构化反应 k1 k-1 平衡时:r = 0,(cF,e /cA,e) = Kc,cF = cA,0-cA , cA,0= cA,e+ cF,e , k1cA-k-1cF = (k1+k-1)( cA- cA,e) - (dcA/dt) = - [d(cA- cA,e)/dt] = - (d△cA/dt) = k △cA 其中 :k = (k1+k-1) —— 表观速率常数 积分得:ln(cA- cA,e) = ln(cA,0- cA,e) -kt 可见: ln(cA- cA,e) 与t 呈线性关系, 由斜率( – k)和平衡常数Kc→ k1和k-1; (cA- cA,e) = 0.5(cA,0- cA,e)时, t1/2 = ln2 / k ; t c cA ~ t cF ~ t cA,e 0.5(cA,0-cA,e) cA,0 t1/2 cF,e 0.5cF,e 若 k1 k-1,即Kc1,则cA,e→0 ,故 r ≈ k1cA 显然 r = - (d△cA/dt) —— 趋向平衡的速率 趋向平衡的过程称为弛豫过程; k 称为弛豫速率常数,特记为kR; kR-1称为弛豫时间。 扰动平衡,测kR,可求出k1和k-1。 注意教材中的积分结果所得动力学方程: 2. 二级可逆反应:正、逆反应中至少一个为二级 ★ 1-2型:A X+Y 如: RNH3X RNH2 + HX k1 k-2 k1 k-2 ★ 2-1型:A + F X 如: NH2R+ + CNO- CO(NH2)NHR k2 k-1 k2 k-1 ★ 2-2型: A + F X+Y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H2O k2 k-2 k2 k-2 令:cA,0= cF,0= a, cX,0= cY,0= 0, t 时刻,cX= cY= z,平衡时, cX,e= cY,e= ze 积分得: 可逆反应特征: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反应达到平衡, r+= r- , 作用物和产物浓度趋向定值; (2) Kc=k正/k逆 二、速控步骤与平衡近似法 ▲若某复杂反应的速率由其中的一个元反应速率(最 慢)决定,则称该元反应为该复杂反应的速控步骤 如实验得到反应 2NO2 + F2→ 2NO2 F的速率方程 , 反应为复杂反应。 设反应历程为: ① NO2 + F2→ NO2 F + F (慢) ② F + NO2 → NO2 F (快) k1 k2 所以,元反应①为速控步骤 ▲ 若速控步骤前面的对峙反应的产物可以与速控步的 作用物达到平衡,且总反应速率与速控步骤后面的各 步反应无关,则所进行的速率方程推演方法就为平衡 近似法。如反应: H+ +HNO2 + C6H5NH2 ——→ C6H5NH2 + +2H2O 实验测得速率方程为: Br—(催化) 设反应历程为: ① H+ + HNO2 H2NO2+ (快速平衡) ② H2NO2+ + Br- → ONBr + H2O (慢) ③ ONBr + C6H5NH2 → C6H5NH2 + +H2O + Br- (快) k1 k-1 k2 k3 步骤②为速控步,而 步骤①快速达到平衡,则近似认为 与实验所得方程对比得: 故 可见,此时速控步之后的反应对总反应无影响,是采用平衡近似法的特点。 三、平行反应 1. 一级平行反应 A X Y Z k1 k2 k3 产物浓度比:cX: cY: cZ = k1: k2: k3 , 结合式 就可求出k1、 k2和k3。 特点:①,②,③,④ P374~ P375 ① 总反应速率是各分支反应的反应速率之和。 意味着:作用物的总消耗速率取决于速率最快 的分支反应的反应速率; ② 若各分支反应的级数相同,则总反应速率方程 是各分支反应的速率方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