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真菌类的遗传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非顺序四分子的遗传分析 非顺序四分子:酿酒酵母 分析A、B基因是否连锁,做杂交:AB×ab 产生三种非顺序四分子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PD NPD T 分析四种孢子对的比例: 亲本型孢子对AB和ab,重组型孢子对Ab和aB,如果它们的比例相等,那么它们是自由组合;如果它们的比例不相等,那么它们是连锁。 PD(亲二型)子囊里都是亲本型孢子对AB和ab , NPD(非亲二型)子囊里都是重组型孢子对Ab和aB。 因此,比较PD型和NPD型的比例,就可以判断A和B是否连锁。 PD/NPD=1或≈1,则非连锁, PD/NPD1,则连锁。 如果NPD的子囊数极少,则连锁很紧密。 Rf(a-b)=1/2T+NPD 非顺序四分子重组值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PD NPD T Rf(a-b)=1/2T+NPD 非顺序四分子大图距(重组值)校正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PD NPD T AB之间可以发生非交换(NCO),单交换(SCO),双交换(DCO); 产物为PD 、NPD、T型四分子。 已知双交换有三种情况:二线、三线、四线双交换,比例1:2:1(见书p.124图6-11) T型:单交换(SCO),双交换(DCO) NPD型:四线双交换的产物 PD型:可以是非交换,也可以是二线双交换的产物 需要求:双交换与单交换比例 双交换: DCO=4 NPD 单交换: SCO=T-2NPD (注:T型中来自DCO比例为2NPD ) 由此,AB之间的交换率(次数)m=单交换+2×DCO,即: m=( T-2NPD )+2×(4 NPD )=T +6 NPD 图距校正 Rf(a-b)=1/2T+NPD m=T+6NPD 举例:若在AB×ab中,PD=0.56,NPD=0.03,T=0.41,则 Rf(a-b)= 1/2×0.41+0.03=0.235=23.5%,即23.5cM m=T+6NPD=0.41+6×0.03=0.59, 校正后图距: Rf(a-b)=1/2×m=1/2×0.59=29.5%,即29.5cM 你如何辨别果蝇中同一染色体上相距很远的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分配的基因? 雌果蝇X染色体的遗传组成是 有一隐性致死基因l位于上面一个X染色体的某处,但不知其确切位置。经杂交后,统计此雌蝇产下的1000个雄性子代,其表型如下: 为简易起见,不考虑多次交换,而且已经知道所给的基因顺序是正确的。请写出这些基因间的距离以及致死基因l的位置。 着丝粒作图 利用四分子分析法,测定基因与着丝粒间的距离(重组值)称为着丝粒作图。 着丝粒作图是基于这样的事实: 在一对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没有发生着丝粒和某杂合基因座交换的减数分裂和发生了交换的减数分裂,其产物四分子中的等位基因在排列方式上是不同的。 前者称为第一次分裂分离或称为MⅠ模式; 后者称为第二次分裂分离或称为MⅡ模式。 如果减数分裂的产物是随机分布的话,六种类型子囊的分布频率应该相同,而Lindegren得到的数据(表6.3)却清楚地表明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呢? 1 2 3 4 5 6 A A a a a a 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