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栽培学-中药材GAP技术答题.ppt

发布:2017-02-22约1.46万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 药 材 GAP 技 术 概述 中药材品种的确定 中药材产地环境 中药材栽培管理 中药材采收加工 中药材质量标准 中药材产量、品质与生产潜力 中药材品种的确定 种植的原因 1、功能和疗效 2、常用大宗药材,市场需求大,野生资源匮乏,品种混乱,混用品、伪品多 中药材基源有一原至多原的特性 一原:人参、杜仲---易鉴定,但有不少栽培品种 二原:白芷—白芷(河北)、杭白芷(杭州、四 川)—往往分布于不同地区 多原:黄连—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短萼、 黄连等 有些为药典规定的正品,有些为地方习用品,分辨真伪。 中药材品种的确定 中药鉴定的重要性 中药资源丰富但种源混乱 物种鉴定有误,整个药材栽培就会错位 鉴定的方法 植物分类学 植物化学分类 高效液相色谱鉴定 中药材指纹图谱鉴定 显微鉴定 中药材产地环境 生态因子 气候因子—光照强弱,日照长短,光谱成分,温度(高低,变化),降水,空气、风速等 土壤因子—土壤结构,有机质,地温,水分、养分,土壤空气,酸碱度等 地形因子—地势、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 生物因子—动物因子,植物因子,微生物因子 生活因子—日光、热量、水分、养分和空气 中药材产地环境 温度 临界点 临界点 死亡 忍受区 最适范围 忍受区 死亡 最低 最适 最高 1、耐寒植物和喜温植物 同一植物不同生育时期也有所不同 种子萌发、种苗生长营养生长期生殖器官发育期产品器官形成期 花期最敏感 2、温度还影响其物质积累和转化 中药材产地环境 3、极端温度对药用植物的伤害 低温—冷害、霜冻 冷害:0℃以上的低温—叶绿素合成受阻,酶活性受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受抑 霜冻:气温急剧下降到0℃以下,使茎叶等器官受害 高温又称热害—植物体非正常失水,叶片过度蒸腾失水,萎蔫死亡 4、春化现象 有的药用植物需要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 中药材产地环境 光照 1、充足的阳光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或缺的 种植密度要适宜 2、阳生植物(有的苗期要遮阴) 阴生植物 中间型植物—光照强度要求界于两者之间,但以阳光充足条件下生长健壮,产量高 3、光质的影响 太阳光谱中有可见光,不可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 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中药材产地环境 蓝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 紫外光照射对果实成熟起良好作用,并能增加果实的含糖量 4、光周期的作用 长日照植物 红花 桂花 短日照植物 紫苏 菊花 中间型植物 丝瓜 曼陀罗 临界日长:植物成花所需要的极限光照时间 一般为12-14h 了解药用植物的光周期在引种和改变播期的应用 中药材产地环境 水 1、水的收支平衡直接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水的生理功能 水是药用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水是植物体进行代谢的介质 水是维持植物形态挺立的必要条件 水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比热大) 3、旱生植物—芦荟、甘草、天冬 湿生植物 中药材产地环境 中生植物—大多数陆生的药用植物 水生植物—泽泻、浮萍、金鱼藻 4、旱涝对药用植物的危害 旱—大气干旱,土壤干旱 叶片萎蔫,生长受阻,严重时死亡 抗旱性 涝—土壤水分过多,氧气缺乏 根及根茎类药材忌田间积水或土壤水分过 多,注意排水。 中药材产地环境 空气 1、氧气—呼吸必要因素 空气中氧气浓度降低到20%以下,茎叶 呼吸速率开始下降 根系生长适宜的土壤含氧量为10%-15% 改良土壤,中耕松土 2、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光合作用的最适二氧化碳含量约为1%左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