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修改.doc

发布:2017-06-07约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文章修改 表达方式是写作的基本技能,修改是完成文章写作的必要环节。因此,掌握表达方式与文章修改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表达方式 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应用文(公务文书)常用的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说明 一、叙述 (一)叙述的含义与作用 (二)叙述的人称: 第一人称 作者以当事人或目击人的身份出现,以“我”或“我们”的口吻叙述。 优点:易于直接抒发情感和发表议论,使人倍感亲切,便于沟通。 局限:视角是主观的。 (1)不能超出“我”的视域 (2)不能直接叙述别人的心理 (3)不能直接介绍自己的某些情况(肖像或某些性格) 2、 第三人称 作者以事物局外人的身份出现,用“他”或“他们”的口吻叙述。 优点:视角是客观的,能在超出自我视角的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内反映事物。 局限:不能直接抒情达意 (三)叙述的方式: 1、顺叙: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来叙述,然后再从头叙述。亦称“倒插笔”。 3、插叙(追叙、补叙、逆叙) 在一段叙述过程中,中断原来的顺叙,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在继续原来的顺叙。 插入的叙述: 追叙:追忆过去的片段。 补叙:对上文加以解释,对下文进行一些交代。 逆叙:逆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而叙述。 4、平叙 交叉叙述两件或更多件同时发上的事物。“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5、概叙 粗线条的叙述 6、散叙(意识流) 以作者的意识流动为线索,成放射性的叙述。以联想、闪念、梦幻、独白、臆语为手段,将所要表达的事物任意组合。 (四)叙述的基本要求 1、线索分明、交代清楚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起伏曲折、力戒平淡 二、描写 (一)含义 用生动形像的语言,对写作对象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 作用: 1、表现人物的外貌、言谈、举止、心理。 2、表现事件发生发展的背景与环境 3、表现事物的状态与特点 (二)描写对象 1、人物:肖像、心理、行动、语言 2、环境:自然风景、 社会环境 3、场面:特定时间、地点内人物活动的画面 (三)描写的手法 白描:抓住特征,简单勾勒 2、工笔:细致刻画 3、移情:将感情倾注于某景物、人物,从某景物、人物的描写中,抒发自己的感情。 4、虚实:虚实对比描写 5、形神:外在与内涵相互体现的描写 6、映衬:写他物以衬托主要对象。 (四)描写的要求 1、目的明确 2、特点突出 3、生动可感 三、议论 (一)含义与作用 作者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材料,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达到明辨是非、阐明事理的目的。 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作用: 1、在议论文中,议论是说道理的主要方式,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的思维方式来阐明事理。 2、在记叙文中,用来评价人物和事物,升华情感和深化主题。 3、在其他应用文体中,点明主题。 (二)种类: 立论:以论证正面观点为主的议论(包括一定的驳论在内) 驳论:以反驳反面观点为主的议论(包括一定的立论在内) (三)立论的方法: 1、例证法 列举事实(具体事例、概括的事例、统计数据等),证明论点 2、分析法(讲道理) 通过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进行立论 3、引证法 引用经典著作、明言、公理、定理来证明论点 4、对比法 以对立事物的相互比照来证明论点 纵比:过去与当前 横比:对立的事物 5、类比法 比较两种事物的相似或形同特征 6、归纳法 从个别到一般 7、演绎法 从一般到个别 (四)驳论的方法: 1、反驳论点 2、反驳论据 3、反驳论证 (五)议论的基本要求 1、论点正确、鲜明 2、论据充实、可靠 3、论证合乎逻辑 YC11_6 四、抒情 (一)含义 作者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事物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情感及其变化,这样一种表达方式。 特点: 1、主观感受性 2、引起共鸣感染力强 3、议论文、说明文中,基本不使用。 4、行政公文和其他公务文书中也基本不用。 (二)抒情的方式 1、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倾吐自己的情感 2、间接抒情 作者借助于叙述、描写、议论、修辞等方式进行抒情 (1)即事缘情(叙述抒情) 将情感融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