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电路分析
实验项目名称: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定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靳若凡
报告人:罗沛鸿 学号:2012130294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部制
实验目的与要求:
正确掌握交流数字仪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和自耦调压器的用法;
加深对交流电路元件特性的了解;
掌握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实验测定方法。
实验设备与器件:
自耦性交流调压器;
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功率表;
实验挂箱(EEL-51、EEL-52)、电感线圈。
三、方法、步骤: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是工程上经常使用的基本元件。在工作频率不高的条件下,电阻器、电容器可视为理想电阻和理想电容。一般电感线圈存在较大电阻,不可忽略,故可用一理想电感和理想电阻的串联作为电路模型。
电阻的阻抗为 Z=R
电容的阻抗为 Z=jXC=-j(1/ωC)
电感线圈的阻抗为 Z=r+ jXL=r+jωL=|Z|∠φ
电阻器、电容器、电感线圈的参数可用交流电桥等一起测出,若手头没有这些设备,可大减一个简单的交流电路,通过测阻抗算出元件参数值。
1)三表法
利用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相位表(或功率表)测量元件参数称为三表法、这种方法最直接,计算简便。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元件阻抗为:
图1 三表法测量电路
对于电阻
对于电容
对于电感 U/I=|z|,r=|z|cosφ,XL=ωL=|z|sinφ
由已知的电源角频率ω,可进一步确定元件参数。
2)二表法
若手头上没有相位表或功率表,也可只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元件参数,这种方法称为二表法。由于电阻器和电容器可看作理想元件,已知其阻抗为0或者90度,故用二表法测其参数不会有什么困难。
二表法测电感线圈参数如图2所示。途中的电阻R是一个辅助测量元件。
图2 二表法测量电路
由图2可见,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而,其中和为假想电压,分别代表线圈中等效电阻r和电感L的端电压。各电压相量关系如图3所示,忧郁U、U1、U2可由电路中测的,故途中小三角△aob的各边长已知,再利用三角形的有关公式(或准确地画出图3,由图3直接量的)求出bc边和ac边的长度,即电压Ur和UL可求。最后,由式及已知的电源角频率ω可求得线圈的参数。
图3 二表法向量图
一表法
只用一个交流电压表测量元件参数的方法称为一表法,其原理与二表法相同,不同的是辅助测量电阻R的阻值应预先已知,这样电路中电流可求,可省去一个电流表。此法有更强的实用性。
四、实验任务:
任务一 三表法测元件参数
步1-1.按图1接线,图中被测元件为51Ω电阻,从元件箱(一)EEL-51中选用51Ω(51Ω/8W,且注意选该电阻一定要使用交流转换接头),调节交流电压器使电流表读数为0.3A,记录电压表、功率相位表读数于表1中。
步1-2.将被测元件换为电感线圈(将互感线圈的2、3端连接,即顺串成一个线圈,参数大约为r=57Ω、L=0.6H),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为0.2A,记录电压表、功率相位表读数于表1中。
步1-3.将被测元件换为10.17μF的电容,从元件箱(二)EEL-52中选用,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为0.2A,记录电压表、功率相位表读数于表1中。
步1-4.根据测量值元件参数。
任务二 二表法测电感线圈参数
步2-1. 按图2接线,辅助测量电阻从元件箱(一)选为100Ω(100Ω/5W),北侧线圈为互感器两个线圈的顺接串联(与步1-2相同),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0.2A,测量各电压记录于表2中。
步2-2. 仅用互感器的第一个线圈作为被测线圈(参数大约为r=28Ω、L=0.15H),其余同步2-1。
步2-3.根据测量值画出电压相量图,算出两个被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