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露天开采第六章_露天矿生产能力.ppt

发布:2017-05-22约2.8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露天开采 ;第六章 露天矿生产能力;露天矿生产总能力:每年采出的煤量和剥离的岩石量之和。 A=Ap+Av = Ap+nsAp =Ap(1+ns) 其中:Ap——年采煤量,t(m3)/a; Av——年剥岩量,m3(t)/a; ns ——生产剥采比, m3(t)/ m3(t)。 它直接影响到矿山设备的选型、设备数量、劳动力及材料等。;影响露天矿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1)矿体自然条件, 2)开采技术条件, 3)市场 4)经济效益;一、按技术条件确定生产能力 技术条件主要是可能布置的挖掘机工作面数目,矿 山工程延深速度,运输线路的通过能力等。 1.按可能布置挖掘机的工作面数目确定生产能力 ; 式中 AP—可能达到的采煤生产能力,t/a; NW—一个采煤台阶可能布置的挖掘机台数;    nw—可能同时采煤的台阶数; Qw—每台采煤挖掘机的生产能力,m3/a; γ—煤密度,t/m3 ;轮斗挖掘机: 式中 Q——轮斗挖掘机实际能力,m3/h; Km——满斗率; Ks——铲斗中物料松散系数; E——铲斗容积,m3;    n——轮斗每分钟卸斗次数 斗/min Kg——工作面时间利用系数; ;单斗挖掘机: 式中 Q——单斗挖掘机实际能力,m3/h; Km——满斗率; Ks——铲斗中物料松散系数; V——铲斗容积,m3;    n——单斗每分钟挖掘次数 斗/min ——工作面时间利用系数; ;2.按矿山工程延深速度确定生产能力 工程的向下延深需要相应的台阶水平推进速度来保证。当采用矿体下盘移动坑线时,延深速度与水平推进速度V1的关系: V1—— 水平推进速度;(m/a); θu θ1 —— 分别为上下盘工作帮坡角, 露天矿台阶推进速度V1, 和延深速度VH 又与挖掘机数量及挖掘机的台班工作效率有关。;一个台阶可以布置的挖掘机数量为Ns: Lb —— 一个台阶的工作线长度; LC —— 一台挖掘机作业的工作线长度。;同时工作的台阶数量Nb: B —— 矿体水平厚度 W —— 工作平盘宽度 H —— 台阶高度 θ——工作帮坡角 r —— 矿体倾角 α——台阶坡面角;3.按运输线路的通过能力验证生产能力 技术上可能的生产能力还受到运输能力的限制,新建矿井的运输能力必须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二、按经济条件确定生产能力 三、按需求量确定生产能力 ;如图30—6所示,露天矿开采境界为ORQ,如沿CD即煤层底板延深,一侧推进时,从建矿至开采终了,要经历:基建期;投产、达产期;剥离高峰期;减产结束期。在这几个时期里,当工作帮坡角φ不变时,台阶数目由少变多,达地表最远处(R处)时,台阶数目最多,而后减少。如煤层厚度不变,则剥采比的变化规律也是:由小到大,达地表最远处时达到最大值(又称剥离高峰),而后再变小。 ;剥采比的这种变化规律,给按照设计煤炭生产能力计划生产带来了困难。故必须对其进行调整,使其在相当长时间内能按一个剥采比进行生产,这就是均衡剥采比。一个露天矿根据其产量和服务年限,可以划分2-3个时期,每一时期按一个均衡剥采比组织生产,其目的是保持在一个时期内设备数量、人员的相对稳定。 ;剥采比的这种变化规律,给按照设计煤炭生产能力计划生产带来了困难。故必须对其进行调整,使其在相当长时间内能按一个剥采比进行生产,这就是均衡剥采比。一个露天矿根据其产量和服务年限,可以划分2-3个时期,每一时期按一个均衡剥采比组织生产,其目的是保持在一个时期内设备数量、人员的相对稳定。 ;求得每一期均衡剥采比,实质上是调整各期的剥岩量。从图中可知,③期剥岩量最大,设法将③期的岩量一部分调到②期提前剥离(称超前剥离),一部分留到④期剥离(称滞后剥离)。超前和滞后剥离可以用调整台阶平盘宽度来实现。如②不按原工作平盘宽度,在剥离台阶上加大平盘宽度,至②,位置则将原来属于后一期的剥离量提前进行剥离,从而达到剥离量的调整;滞后亦同理。当然超前剥离量不宜多,否则会影响经济效果。 ; 采掘进度计划:用图和表来表示露天矿工程发展的具体的时间、空间与数量关系的矿山建设与生产计划。它表示了露天矿逐年或逐月的采矿量,剥离岩石量,掘沟量,生产剥采比以及各项工程的空间位置等。 一、露天矿采掘进度计划的编制目标与分类 目标:确定一个技术上可行的、能够使矿床开采的总体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的,贯穿于整个矿山开采寿命期的矿岩采剥顺序。 ;二、采掘计划要满足的条件 (1)在每一个计划期内提供较为稳定的煤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