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堆栈与队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讲 堆栈与队列
一、堆栈
1.概述
栈(stack)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作为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把食堂里冼净的一摞碗看作一个栈。在通常情况下,最先冼净的碗总是放在最底下,后冼净的碗总是摞在最顶上。而在使用时,却是从顶上拿取,也就是说,后冼的先取用,后摞上的先取用。好果我们把冼净的碗“摞上”称为进栈,把“取用碗”称为出栈,那么,上例的特点是:后进栈的先出栈。然而,摞起来的碗实际上是一个表,只不过“进栈”和“出栈”,或者说,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是在表的一端进行而已。
一般而言,栈是一个线性表,其所有的插入和删除均是限定在表的一端进行,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栈顶(Top),不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栈底(Bottom)。若给定一个栈S=(a1, a2,a3,…,an),则称a1为栈底元素,an为栈顶元素,元素ai位于元素ai-1之上。栈中元素按a1, a2,a3,…,an 的次序进栈,如果从这个栈中取出所有的元素,则出栈次序为an, an-1,…,a1 。也就是说,栈中元素的进出是按后进先出的原则进行,这是栈结构的重要特征。因此栈又称为后进先出(LIFO—Last In First Out)表。我们常用一个图来形象地表示栈,其形式如下图:
通常,对栈进行的运算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往栈顶加入一个新元素,称进栈;
(2) 删除栈顶元素,称退栈;
(3) 查看当前的栈顶元素,称读栈。
此外,在使用栈之前,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空栈,称建栈;在使用栈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测试栈是否为空或已满,称为测试栈。
2.栈的存储结构
栈是一种线性表,在计算机中用向量作为栈的存储结构最为简单。因此,当用编程语言写程序时,用一维数组来建栈十分方便。例如,设一维数组STACK[1..n] 表示一个栈,其中n为栈的容量,即可存放元素的最大个数。栈的第一个元素,或称栈底元素,是存放在STACK[1]处,第二个元素存放在STACK[2]处,第i个元素存放在STACK[i]处。另外,由于栈顶元素经常变动,需要设置一个指针变量top,用来指示栈顶当前位置,栈中没有元素即栈空时,令top=0,当top=n时,表示栈满。
3.对栈的几种运算的实现方法:
(1)建栈
这比较简单,只要建立一个一维数组,再把栈顶指针置为零。栈的容量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而定。
(2)测试栈
测试栈顶指针的值,若top=0,则栈空;若top=n,则栈满。
(3)读栈
若top=0,则栈空,无栈顶元素可读,出错;若top0,则回送栈顶元素的值STACK[top]。
使用一维数组来实现以上三种运算都比较简单,不必为其专门编写过程,只要在需要时,在程序中直接写入适当的语句即可。至于进栈和出栈也不复杂,下面给出它们的算法。
(4)进栈
将栈顶指针加1后,再把新元素送到栈顶。假设新元素x为整型。
procedure pushstack(var stack:arraytype;var top:integer;n:integer;x:elementtype);
begin
if top=n
then begin witeln(‘Stack full!’); halt end
else begin top:=top+1; stack[top]:= x end
end;
(5) 退栈
取得栈顶元素的值后,再把栈顶指针top减1。
procedure popstack(stack:arraytype;var top:integer;var x:elementtype);
begin
if top=0
then begin writeln(‘Stack empty!’); halt end
else begin x:=stack[top]; top:=top-1 end
end;
4.栈的应用举例
处理表达式是高级语言的编绎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的实现是栈的一个重要应用。通过对处理表达式的讨论,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栈的性能。
[例5-1] 为了便于处理表达式,常常将普通表达式(称为中缀表示)转换为后缀{运算
符在后,如X/Y写为XY/}表达式。在这样的表示中可以不用括号即可确定求值的顺序,
如:(P+Q)*(R-S) → PQ+RS-*。后缀表达式的处理过程如下:扫描后缀表达式,凡遇操
作数则将之压进堆栈,遇运算符则从堆栈中弹出两个操作数进行该运算,将运算结果压栈,
然后继续扫描,直到后缀表达式被扫描完毕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