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程序.doc

发布:2018-10-10约1.7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程序 为了使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根据《东北大学授予研究生学位的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申请答辩工作程序。 一、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工作程序 申请答辩人必须在答辩前一个月向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 有导师签字同意的答辩申请表(可在信息学院网站下载); 填写好且有导师签字的《东北大学博士生发表论文量化统计表》; 由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提供的正式有效的成绩单; 有效的研究成果原件及复印件(论文及成果证书,原件待审查后返还); 本人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及中期检查材料; 有本学科负责人签字同意的博士论文送审评阅专家表; 博士学位评阅聘请专家不得少于6人,且具有教授及相当的技术职称,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5人,校外专家至少4人; 送阅专家及反馈意见数量达到要求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学院教学办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对资格审查通过者发放答辩卡及相关答辩材料。无答辩卡而通过答辩者,学院分学术委员会将不予讨论;其有关材料不予上报。 在组织论文答辩的前一周,申请人必须将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上报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备案,无特殊原因,不得擅自更改;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其中校外专家1-2人,委员应具有教授及相当的技术职称,博士导师至少4人;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酬金标准按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并从导师指导研究生培养费中支付; 博士论文答辩完后的一周之内,必须将所有上报材料上交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二、硕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工作程序 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将在每个学期初,向各所组织硕士论文答辩以及答辩材料收缴的具体时间,以便各所提前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 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组织打印所有学生的成绩单并根据各所的培养方案对其答辩资格进行审查,最终将符合答辩资格的学生名单下发各所; 由各所组织答辩委员会,各所应在答辩前一周将预答辩学生名单及答辩委员会组成提交到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根据答辩人数提供相关答辩材料,答辩材料由各所的答辩秘书统一领取; 统招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评阅至少2位且有1位校外专家;同等学力学位进修硕士研究生论文评阅至少3位且有1位校外专家;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成员构成,其中至少有2位具有正高级职称者、同等学力学位进修硕士答辩应有1位校外专家、工程硕士答辩应有1位现场专家参加; 各所组织硕士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由答辩秘书将所有上交材料统一交至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附工程硕士答辩的几点补充说明: (一)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及学分,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等环节,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每位研究生在每年的6月末和11月末向学院提交答辩申请;学院在接到申请15个工作日后给予批复。 (二)符合答辩条件且通过申请的研究生,方可由研究生所在学科点组织答辩。 (三)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组成 1.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由两位专家评阅,若某专业(如计算机技术)的工程硕士其导师不属于该专业对应的有关基层单位(如计算机研究所),校内评阅人必须是相关基层单位的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另一位必须是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2.答辩委员会组成 答辩委员会组成应由5-7位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非本专业导师的学生的答辩委员组成中必须有相关基层单位的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且答辩主席必须是该基层单位的老师。 (四)学位证书的领取 学校每年春季(3月)、秋季(9月)两次授予学位,故学位证书在每年的4月初和10月初可以领取。每位学生在领取学位证时要有以下材料:报名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正规介绍信(注明取学位证及学位材料)及离校通知书、学生证(如他人代取还需有本人签字的委托书)。 开题报告格式,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格式、在读期间的一些相关信息和通知请同学们在信息学院网站的下载区下载。 网址:4 信息学院教学办公室 2005-11-31 - 1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