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届第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摘要.ppt

发布:2017-03-16约2.65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知识点 一、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三、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 一、渗透作用的原理 1.渗透作用的概念: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 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即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由两 种溶液(A和B),以及隔在两 者中间的半透膜这三者构成。 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能不能组成一个渗透系统? 【例1】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 上升,加蔗糖酶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蔗 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 下降,加蔗糖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A 【例2】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S1S2 二、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原生质层、原生质体的区别 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部分,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以后所剩下的植物细胞结构。可以认为原生质体包括原生质层、细胞液和细胞核. 红细胞 置于溶液中 红细胞正常,无变化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质的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膨胀,甚至胀破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皱缩 = 红细胞吸水 红细胞失水 2.动植物细胞吸失水比较 植物细胞 置于溶液中 植物细胞正常,无变化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质壁分离 = 植物细胞吸水 植物细胞失水 会胀破吗? 三、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 (1)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具有一定伸缩性,但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2)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中的水分经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质壁分离。 (3)质壁分离复原: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外界溶液中的水分经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质壁分离复原。 2.实验流程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例3】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来源:Z|x B 3.本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材料的选择,必须选择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最好有颜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现象。 (2)蔗糖溶液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植物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若用葡萄糖、NaCl、KNO3、尿素、乙二醇等做实验,发生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其原因是上述物质都可转运到细胞内,致使细胞液浓度升高,外界溶液浓度降低,重新吸水而复原。 (4)质壁分离时,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 ,因为细胞壁是 的。 浓度降低了的外界溶液 全透性 【例4】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B 【例5】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