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实验 三 相关理论回顾 1.经济增长理论 2.失业与就业相关理论 3.奥肯定律 4.菲利普斯曲线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定义 ★ 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 ★ 给居民提供日益繁多的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 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制度和思想意识之 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库兹涅茨)。 ? 提供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 ? 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或者说是必要条件; ? 制度和意识的调整是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经济增长率 ? 本时期的GDP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GDP所增加的百分比。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源泉 ★丹尼森的七类因素: ?生产要素供给量增长: ? 劳动要素:就业人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 工人工时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 ? 资本要素:资本存量大小。 ?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 ? 资源配置效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减少); ? 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即规模经济; ? 知识的进展。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源泉 ★萨缪尔森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 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 ? 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 ? 资本(机器、工厂、道路) ? 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 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实际总供给与潜在总供给 ? 实际总供给: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当前实际生产出来的产量。即: y = ?( N ) ? 潜在总供给:充分就业的产量,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即: yf = ?( Nf ) 失业理论 ⊙失业的种类 ★ 自然失业 ★ 周期性失业 ★ 隐性失业 ⊙失业的影响 奥肯定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数据,提出失业与产出变动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奥肯定律。 内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揭示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极为重要的联系。它描述了实际GDP的短期变动与失业率变动的联系。 菲利普斯曲线 ⊙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新古典综合派的菲利普斯曲线 ★ 以萨谬尔森为代表新古典综合派把菲利浦斯曲线 改造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 通货膨胀率( )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新古典综合派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 提供了一份“政策选择的菜单” ? 反映了失业率上升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 通货膨胀上升则是降低失业率的代价。 ? 社会临界点: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社会可 以接受程度。 菲利普斯曲线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四 实验的基本步骤与主要内容 第一步:模型设定 由奥肯定律与菲利普斯曲线可知,经济增长与通货 膨胀是影响失业或就业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没有完整的市场失业率统计,我们分析就业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分别构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回归模型。 模型初步设定为以下形式 lnL = C + α· lnY + β· lnP + u 其中,L为就业量,Y为产出量,P为物价总水平。这里我们选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来表示就业量;用国际上通用的指标GDP指数来表示产出量。在价格方面,我们采用消费物价指数表示物价总水平。 第二步:数据收集 1.我国1978---2007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量的数据; 2.我国1978---2007年GDP的数据; 3.我国1978---2007年消费物价指数的数据。 第三步:相关系数分析 运用Eviews软件对1978---2007年我国的就业量、产出量和物价总水平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计算相关系数的路径: qui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