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第三章 酶的命名及分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酶的命名和分类
第一节酶的命名原则:
一、习惯命名法:
1. 依底物命名: 如淀粉酶、蛋白酶
2. 依反应性质命名: 转氨酶、水解酶
3. 依底物及反应性质命名: 琥珀酸脱氢酶
4. 附加其它条件性质: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
二、国际系统命名法原则:
标明酶作用的底物及催化反应的性质,若多
种底物,应全部写上,底物名字之间用
“:”分开。底物之一是水,可以省略。
底物有L 、D型或、型之分也要标明清楚。
例如:谷丙转氨酶:
L-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催化反应:
丙氨酸 -酮戊二酸
丙酮酸 谷氨酸
三、国际系统分类及编号:
原则: 按酶促反应性质将所有的酶分为六大
类,分别用1、2 、3、4 、5、6编号
1. 氧化还原酶类:Oxido- reductases
2. 转移酶类:Transferases
3. 水解酶类:Hydrolases
4. 裂合酶类:Lyases
5. 异构酶类:Isomerases
6. 合成酶类:Ligases
亚类:每一大类根据底物中被作用的基团或
键的特点分为若干亚类,依次序1、2 、3 …
编号
次亚类:每一亚类根据被作用的键的特点分
为若干次亚类,依次序1、2 、3…编号
具体种酶:在同一次亚类中,不同的具体种
的酶也用1、2 、3…编号,把它们区分开,
表示酶在该次亚类中的排号
分类编号: 四个数字, 用‘ ’隔开, 冠以EC
(Enzyme Commission)
如EC 3.1.3.1代表 Enzyme Commission
第三大类酶- 水解酶类;
第三大类中的第一亚类:作用于酯键的酶
该亚类中的第三次亚类:磷酸单酯
该次亚类中的第一号酶:碱性磷酸酶
第二节:六大类酶的催化反应性质:
氧化还原酶类:Oxido-reductases
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O]
AH2 + B A + BH2
[H]
其中:AH 2为还原剂,起氧化反应,被B氧
化,B为氧化剂,起还原反应,被AH 还原
2
例如:乳酸脱氢酶(EC. 1.1.1.27)
L-乳酸:NAD +氧化反应酶
CH3 CH3
+
OHCH + NAD+ C O + NADH + H
COOH COOH
转移酶类:Transferases
催化功能基团的转移反应
AX + B A + BX
其中:X为被转移基团,B为受体,AX为
供体,X从AX上被转移到B上。
例如:谷丙转氨酶:
L-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CH -COOH
2
CH3 CH COOH CH2
NH2 O C -COO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