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海南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卡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14 O16 Na 23 C1 35.5 Zn 65
第I卷
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 HCl、 CuCl2、 Ba(OH)2 B. NaOH、CuSO4、 H2SO4
C. NaOH、H2SO4、 Ba(OH)2 D. NaBr、 H2SO4、 Ba(OH)2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
5.分子式为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 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
A. M B. M2+ C.M3+ D. MO2+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C.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
8.两种盐的固体混物:①加热时有气体产生,②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且沉淀溶于稀盐酸。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A BaCl2和(NH4)2S04 B . AgNO3和NH4Cl
C.FeCl3和NaHCO3 D. KCl和Na2CO3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NH4Br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乙酸的分子式: CH3COOH D.原子核内有l8个中子的氯原子: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11.25℃时,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a=b B.ab C.c (A-)= c(Na+) D.c (A-) c(Na+)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钙溶液:HCO3-+OH–= CO32-+ H2O
B.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SO2 + ClO- + 2OH–= SO42-+Cl-+ H2O
C.硫化钡加入稀硫酸:BaS + 2H+ = H2S↑+ Ba2+
D.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OH–=2AlO2–+H2O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l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做答。第l8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8分)
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 ;
(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H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①N2(g)+2O2(g)= N2H4 (1) △H1= -195kJ·mol-1
② (1) + O2(g)= N2(g) + 2 H2O △H2=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