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纲举”,然后“目张”—09高考语文作文考点解析系列之:中心明确.doc

发布:2016-12-26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纲举”,然后“目张” ——09高考作文考点解析系列之:中心明确 [考点阐释]   “中心明确”是指文章的主旨鲜明而准确。“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明确”始发于作文题目,只有先明确题目所蕴涵的“中心”,然后在此基础上为所写文章立意,才能做到“中心明确”;“明确”实施于写作过程,只有紧扣“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谋篇行文,才能真正实现“中心明确”。  紧扣命题,中心明确,这是考场作文保证公平性的重要手段,否则,高考将无法有效地控制作文的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它是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等,都要以中心为依据。那么,高考作文怎样做到“中心明确”呢?一、主题要单一、集中  话题作文的“话题”大都比较宽泛,可以容纳的东西比较多,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解出许多立意,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文章的中心都必须与“话题”的内涵相合,并且文章一旦落实到某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如果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会使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必须明确。文中的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率,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  二、要善于点明中心  在考场作文中,这一点非常重要。点题的方式多种多样,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等。  抒情点题。比如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在描述夜走灵官峡的见闻后,直抒胸臆:“我猜想:即使在这风雪迷茫的黑夜,工人、工人的妻子、孩子,谁也看不清楚,可是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作者将一家三口的骨肉之情同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感情联系在一起,借抒情之笔突出了主题。  议论点题。如唐弢《同志的信任》一文结尾:“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以评价作结,点明中心。  叙述点题。如朱自清《背影》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借叙述直接点题,引出回忆,吸引读者。  描写点题。如茹志鹃《百合花》一文结尾:“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凡的拖毛竹的青年的脸。”这诗意浓郁的点题描写,把作品推向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百合花——纯洁与感情的花,覆盖上主人公的身体,映衬着他高尚的灵魂,永远留在读者的心里。  再从修辞的的角度看,有反复点题、设问点题、比喻点题、排比点题、拟人点题、引用点题,等等。反复点题。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开篇便点题“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结尾又多次点题,直抒胸臆。朱自清的《背影》,从开头到结尾,四次提到“背影”——“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我看见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流里,再找不到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他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样反复点题,把父子间浓浓的亲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几次点题前后呼应,使全文结构紧凑,浑然天成。  设问点题。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部分:“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通过设问句点题,引出典型事例的叙写。  反问点题。如杨朔《茶花赋》的结尾:“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祖国的面貌?”借花讴歌欣欣向荣的祖国,用反问手法点题,且呼应开头,恰到好处。  比喻点题。如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的飞翔!”用比喻抒发了北大这扇神奇的充满活力的窗子带给人的清新自由的感受。  排比点题。如陶行知《创新宣言》结尾:“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前面列举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逐一分析后得出结论,用排比的句式表达出来,文句自然、紧凑、醒目,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拟人点题。海伦·凯勒《我的老师》中写道:“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在叙述爬树的惊险经历后,用拟人手法点明独特的感受,形象生动,恰到好处。  就点题的位置而言,又可分为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段中点题。  标题点明中心。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我们可以用标题来点明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如2005年全国卷优秀作文《细品惊诧皆合理》《本没有意外》等。  开头点明中心。例如考场作文《敢为天下先》的开头:“老子说:‘我恒有三宝:一曰慈,二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