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谭齐鸣 易爱姣
(湖南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4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单纯腹部检测,并结合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结果:临床病理检测结果:70例患者中22例为子宫肌瘤占31.43%,13例为卵巢囊肿占18.57%,8例为盆腔炎性肿块占11.43%,8例为盆腔囊腺瘤占11.43%,6例为宫内早孕占8.57%,5例为宫外孕占7.14%,4例为宫内不全流产占5.71%,2例为卵巢癌占2.86%,2例为宫颈癌占2.86%。检测结果显示,腹部超声检测的准确率为67.1%,联合经直肠超声检测的准确率为92.9%,plt;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联合经直肠超声检测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也明显低于单纯腹部诊断。结论:在传统腹部超声基础上,采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为医生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信息,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 经直肠 彩色多普勒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175-02
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传统经腹扫查容易出现漏诊,经直肠检查可以有效弥补这些不足。我们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测和超声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为(24.1plusmn;1.4)岁。其中未婚女性47例,已婚女性23例。患者中阴道流血45例,阴道炎15例、阴道畸形1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测证实。
1.2 诊断方法
仪器设备:用GE公司生产的VolusonE8,腹部探头频率设定为3.5MHz变频,直肠探头频率设定为5-7.5MHz变频。
腹部检测前患者需要饮用大量水分,使膀胱适度充盈,检??时取仰卧位,经腹部进行横、纵、斜多切面扫查患者子宫附件。然后排空患者膀胱,取左侧屈膝卧位,充分暴露肛门部位,医生戴一次性医用手套,将直肠探头涂抹耦合剂后套上避孕套,通过耦合剂的润滑作用将探头小心送入患者直肠内部。探头轻微向前方显示患者阴道和子宫,然后上下左右进行多方面扫查,一旦发现子宫和附件出现病变,要逐一记录并保存,以便检测结束后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经腹部检测和经腹部联合经直肠检测的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n(%)做为计数资料表示方法,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病理检测结果:70例患者中22例为子宫肌瘤占31.43%,13例为卵巢囊肿占18.57%,8例为盆腔炎性肿块占11.43%,8例为盆腔囊腺瘤占11.43%,6例为宫内早孕占8.57%,5例为宫外孕占7.14%, 4例为宫内不全流产占5.71%,2例为卵巢癌占2.86%,2例为宫颈癌占2.86%。检测结果显示,腹部超声检测的准确率为67.1%,联合经直肠超声检测的准确率为92.9%, plt;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联合经直肠超声检测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也明显低于单纯腹部诊断。见表1。
表1 诊断准确率对比表
3. 讨论
3.1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的应用内容
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常应用超声检查,其应用主要包括:①反映子宫大小、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②反映子宫占位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恶性肿瘤、子宫畸形等;③检查是否有盆腔肿块,包括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附件炎性肿块、中肾管囊肿或腹膜后肿块等;④妊娠和其并发症,如先兆流产、胚胎发育停滞、宫外孕、葡萄胎等;⑤监测卵泡发育情况;⑥监测盆腔、子宫内异物情况,如节育器等[2]。
3.2超声诊断要点
进行超声检测时,一般要先嘱咐患者饮用足量水分,以使膀胱充盈。检测时一般要先进行腹部的横、纵切面扫查。如果怀疑患者有腹水,需要嘱咐患者保持侧卧位并检查其盆腔或腹腔有无回声区[3]。一旦发现包块要在其周围进行扫查。超声妇科检查也可以经阴道进行,一般患者取截石位,在探头表面套上避孕套并涂抹耦合剂以使其顺利滑入患者阴道,
显示全部